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洞头网   ->   人文洞头   ->   乡土风情 -->正文
洞头网视
洞头图文
阅读排行
洞头上下3000年
2010年05月19日 13:03:33来源:
核心提示:

  公元1127年,南宋在临安(杭州)定都之后,建炎元年,加强了海防,在浙东路设十三砦兵,南宋建炎年间(1127年——1130年),就在大门岛、鹿西岛建立烽火台,设置寨台和战船,各岛之间都有烽火联络,自此海氛安定,海域渐平。

  洞头海岛渔业发展历史悠久,自从有人类活动,就开始渔猎。至南宋建炎年间(1127年——1130年),张网作业开始在洞头发展。其时,温州已成为对外贸易主要港口,专设市舶司管理,作为温州港的门户,地位日重,发展渐快,居民纷纷由大陆来岛定居,形成了比较集中的村庄,其中以九厅、北岙、鹿西、黄岙、大门、后寮、三盘等地为主,这些地方现仍留当时建筑遗址多处。人们从事捕鱼、贸易活动,从九厅出土的银饰、银锭可见一斑。

  同时,还在九亩丘、铁炉头一带开办了炼铁工场。南宋德佑二年(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右丞相兼枢密使陈宣中遁至温州青奥(今大门岛)达一月之久,尔后渠道去福州。元朝至正八年至二十五年(1348年——1365年),黄岩农民起义军首领方国珍曾一度以三盘诸岛(今洞头境)为根据地,袭击漕运,发展势力。后元将哈喇岱攻打温州,引兵船至大门,遇宋兵夺船5艘。

  元代初期,洞头进一步发展,大陆人民不堪元统治者的压迫,纷纷来岛隐居,居民点有所扩大,同时,还建了庙宇,以供祭祀。后寮村曾出土过至元十三年铜钟一件,可惜这钟已在大办钢铁时化为炉渣。

  自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始,倭寇就不断侵犯劫掠洞头岛居民,犯下累累罪行。至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明朝政府因“倭寇扰边,徒海中居民,以虚其地”,洞头列岛居民被迫内迁,列岛被废弃。这是洞头海岛发展以来最重要的一次损失。后来戚继光平寇获胜,倭患稍平,又有人来洞头列岛居生。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在状元岙岛沙角设岩,置烽堠;至明洪武二十一年(1393年),状元岙沙角设海防巡检,洞头成为温州沿海11巡检司之一。

  清朝顺治十二年(1655年)始,郑成功挥师抗清,常有舟师攻至洞头的大、小门等岛;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郑成功的舟师于农历十一月初攻下乐清磐石卫后,在大门、小门、大瞿等岛备战休整达7个月之久,并与翌年正月在此举行军事操练,大瞿岛就留有郑成功校场遗址。然后才挥师直指金陵(今南京)。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政府为镇压沿海地区的反清争斗,以“郑成功踞台湾掠沿海村坊”为名,颁布海禁,下令“撤海边三十里”。洞头列岛即在海禁范围之内,但洞头海岛居民抗拒之,不但停留在海岛,且海禁期间还有移民迁入。这也使洞头海岛的发展避免了一次重大损失。然清政府因洞头海岛人民抗拒之,便对洞头海岛实施经济封锁,并视洞头人民为贼,因此,洞头人民也付出巨大代价。至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郑克爽降清,清朝统一台湾,祖国统一,历时22年的海禁才得以解除。自此,洞头又逐步发展起来,在这大治之年,闽、浙沿海人民纷纷来岛定居,现洞头居民大多是这时期移民的后裔(见《玉环厅志》)。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关键词:

编辑:张汉珠

洞头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洞头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它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洞头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致电,联系电话:0577-6343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