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洞头网   ->   洞头新闻   ->   洞头要闻 -->正文
洞头网视
洞头图文
阅读排行
洞头打响全方位海洋保卫战
2015年01月15日 09:06:27来源:洞头新闻网
核心提示:

清理海上污染物。洞头县海洋与渔业局供

市民参与放生活动。

  最让人心痛的是,乌贼已在洞头海域近乎灭绝。”洞头县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李昌达的表情,传达了形势的严峻。在海域面积占到全县总面积近九成的洞头,陈旧落后的用海方式,已让海洋不堪重负。

  护海、净海、亲海,洞头治水的重头戏,就是这样全方位地围绕海洋展开:从岸上到岸下,彻底截断污染源;从习惯改变到生态修复,用行动和责任表达对海洋的感恩。

  护海:从海洋保护到渔业转型

  “以前,海水退潮后,在沙滩上就能看见一条黑色的长龙,那是海上漂浮的油污留下的。”家住洞头中心渔港岸边的黄信良指着海岸线告诉记者。

  应政府部门委托,黄信良成了东屏街道松柏园村废油回收点的管理人。每天,他都会在岸边等着船老大靠岸,然后收购船上的废油,转卖给专门回收的公司。同时,政府也会提供相应补贴。在洞头海域,这样的回收点还有3个,分别设在各主要渔港。此外,还有11艘垃圾回收船、3艘废油回收船,共同组成海上的保洁力量,每月定期出海巡查。

  这是近年来洞头县针对海上垃圾采取的软性管理,依托市场化操作方式,让渔民自觉转变将污物直排大海的陋习。这样的方式已显成效,据统计,三年来共计回收废油164.5吨,处理海上漂浮垃圾173.5吨。

  资料显示,洞头现有渔业从业人员2万多人,拥有1000余艘各类海洋捕捞渔船,其中涉渔“三无”船舶排查登记423艘,占全县渔船总数40%以上。高强度的捕捞和无计划的直排,直接带来了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枯竭。乌贼灭绝,就是由于部分船舶捕捞时将深海淤泥一并带起,这是传统作业方式的恶果。

  从渔船拆解造新、卖旧买新、更换捕捞设备等入手,有意引导“转型”,则是另一条护海之路。2014年5月以来,通过“一打三整治”,洞头县拆解“三无”渔船299艘、查获22艘,共计罚款15万元。政府态度的坚决,也让不少渔民因无利可图而纷纷选择转产转业。

  净海:截污纳管切断岸上污染源

  走进北岙镇海霞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由于海岛土地资源有限,房子与房子之间挨得很近,村里没有内河,都是规模较小的沟渠。以前,生活污水都是从这里直排,最后汇入大海。

  因为门前臭气熏天的水沟,王美兰阿姨之前没少和邻居们互相指责。而现在,家里的厨房污水、洗涤废水、厕所污水、洗浴废水都有专门的管道汇入主管。村委会主任郑华端介绍,去年村里建了个污水处理终端,10月刚刚完工,家家户户接上管道进行四水管理,污水经统一处理后还可以进行农田灌溉,二次利用、变废为宝。

  而且,水沟被填平后,地下用来铺设排污管道,地上则供居民休闲娱乐,邻里间又恢复了往日的和气。

  农村生活污水可谓是海洋污染的远处污染源,截污纳管工程的实施一步到位解决了源头问题。洞头县治水办副主任倪建峰介绍,县里统筹委托专业公司进行管理规避了很多问题,通过市场化运作、五位一体监督体系,确保了质量又提高了效率。

  据悉,洞头县自我加压,提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计划,两年完成”,目前,需要新建或改造提升的69个村里,已开工建设35个,完成24个,新增受益5102户。

  亲海:增殖放流修复海洋生态

  去年12月1日,来自社会各界的5000多名群众一同将10万尾黑鲷、6万尾鮸鱼等优质鱼苗放流大海。

  在洞头国际放生台,已经连续四年举办放生节。岛民们以实际行动保护海洋,他们说,靠海吃海更要感恩海洋。

  近年来,洞头县常年开展各类海洋海岛保护行动,发动广大群众亲海护海、养海护生。通过这样的放流活动,修复因海洋污染打破的生态平衡。

  政府还强势出台一份海洋生态补偿制度。生态环境不再是免费的午餐,谁消费,谁买单;谁保护,谁受益。相关用海企业一旦行为不当,必须实施增殖放流进行补偿。

  这样的方式逐渐在用海单位中形成共识,目前已成功实施11例,累计放流苗种780余万尾。

  洞头当前正全力推进国家级海洋公园建设,海洋环境的修复与改善首当其冲,需要的是海岛人亲海、净海、护海的多方实践。在中心渔港、环海西湖、五岛沿线和环岛公路……一批沿海水乡示范项目、一批滨海公园和亲水观光平台都在陆续建设中,让亲近海洋的计划实实在在地贯彻下去。

记者 黄佳佳

关键词:

编辑:丁静

洞头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洞头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它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洞头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致电,联系电话:0577-6343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