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洞头网   ->   新闻中心   ->   体育新闻 -->正文
洞头网视
洞头图文
阅读排行
体育人才培养与社会脱节 特殊时代背景掩盖矛盾
2012年10月31日 15:56:21来源:文汇报
核心提示:

   编者按

  伦敦奥运会落幕以后,关于中国体育转型的思索和探讨仍在继续。本报体育部联手上海体院人文学科的几位教授,邀请沪上其他院校的学者座谈,以“体育沙龙”的形式探究当下我国体育的热点话题。

  在中国体育体制转型路上,体育与教育结合无疑是重要环节之一。“体育沙龙”第二期就以《谈谈我国的体教结合》为话题。

  主要嘉宾:孙麒麟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王跃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崔树林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教授

  肖焕禹上海体育学院教授陈玉忠上海体育学院副教授

  特殊时代背景掩盖体教矛盾

  王跃: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一直走着举国体制的道路。很长一段时间里,竞技体育更多地承载着国家意志和政治任务。当时的中国在很多方面影响力不够,需要一种突破来展示自己,这就是竞技体育。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为国家争得荣誉,从亚非拉运动会开始,我们的确通过体育赢得了很多声誉和影响力。

  另一方面,新时期的中国高等教育,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搞体育。1985年,原国家体委和国家教委在山东召开了“全国学生业余体育训练工作座谈会(即掖县会议),首次提出由教育系统在学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1990年起,54所学校作为试点,1995年增加至95所,后来发展到200余所。最早,所有专业运动员可直接到高校读书,不用考试。第二阶段开始单考单招,再后才逐渐过渡到降分招生,上二本线。

  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体育跟教育结合得很自然。因为当时竞技体育主要就是承载国家任务,高等教育有义务来做这个事情,很单纯。在国民意识中,竞技体育也是代表国家利益的特殊群体。所以,各方面矛盾都不突出。

  随着国家的发展,竞技体育逐渐走上市场化道路。运动员在很多情况下不一定代表国家利益,很多竞技体育的培养模式、在社会上的存在形式也都市场化、社会化。如果运动员再要享受(计划经济时代的)政策,回到高等教育体制里来,那就造成不公平。

  肖焕禹:

  当时我们在经济上很落后,只有竞技体育可以快速实现突破,在国际舞台站住脚,所以定下了竞技体育优先发展的战略。

  在特殊的体制背景下,我们把一些孩子集中在一起训练,提高运动成绩,忽略了文化教育的问题。短时间内还看不出来,长期就问题显现。我们不能磨灭这个优先战略在竞技体育快速发展上起到的很大作用,但是也要看到,运动员在年轻时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时间,竞技体育对人的全面培养是有所忽视的。

  陈玉忠:

  体教结合,从性质上看,不单纯是体育或教育的问题,而是社会问题。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不是问题不存在,而是被掩盖,因为与当时的社会体制没有形成突出矛盾。

  当时,我们需要动员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把一部分人专门分离出来,实现竞技体育的最高目标。从运动员的选拔、训练、竞赛、就业,一整套都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一安排。

  事实证明,这种分离,在竞技体育层面产生的效益没有任何疑义。但市场经济建立后,体制配置完全发生了变化,矛盾就暴露出来了。

  体教结合既然是社会问题,就应该回归到社会中去。解决问题,应从社会切入,教育、体育总体推进,效益上才能符合社会发展的大方向。

  社会价值标准决定培养转型

  陈玉忠:

  过去,体育系统把一部分人分离出来,设置一套专门的文化教育体系,包括少体校、青少年体校、体育院校等。从现在来看,这种专门的教育体系效益是低下的。过去没突出反映出来,是因为没涉及到人才就业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人才的培养模式和体系,与整个社会已不匹配。过去“授人以鱼”,文凭可以解决很多问题,现在这样的做法显然行不通。市场经济下,只有“授人以渔”才能解决问题。

  王跃:

  中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后,多种存在形式会更加突显。

  以前,运动员退役,劳动局下达一张行政指令,分配你哪天去哪里报到,不用自己操心。但现在不行,即便你从一流高校走出来,手拿名校文凭,没有真正的能力也没用,人家还要问你到底能做什么?因为,社会对人才的价值定位已发生了很大变化。核心问题不是文凭,而是社会对人的能力的认定。

  假如只是解决文凭问题,很好解决,但要真正配得上这张文凭,才能得到社会认可。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任何一位运动员就读于高等院校,周围人都可以轻松知道他究竟是在教室、在训练,还是在咖啡馆。高等教育培养这名学生,他拿到超一流大学的文凭,究竟怎么拿到的,一目了然。本报记者谷苗

关键词:人才培养 时代背景 运动员 高等教育 计划经济

编辑:钱飞琴

洞头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洞头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它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洞头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致电,联系电话:0577-6343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