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洞头网   ->   洞头新闻   ->   社会万象 -->正文
洞头网视
洞头图文
阅读排行
区级文化特派员陈培汝:打造“童诗王国” 绘就渔村文化新画卷
2025年10月10日 15:52:38来源:洞头新闻网
核心提示:北岙街道东沙村,这座拥有独特海洋民俗资源的渔村,近年通过文旅融合发展,海港渔韵与人文之美不断显现。自2024年6月区级文化特派员陈培汝入驻以来,他以童诗为笔、以渔村为卷,历时一年打造出独具特色的“童诗王国”,为这个古朴渔村注入了更多的童趣与诗意。
陈培汝

  洞头网讯(记者 林锐 潘道阳)北岙街道东沙村,这座拥有独特海洋民俗资源的渔村,近年通过文旅融合发展,海港渔韵与人文之美不断显现。自2024年6月区级文化特派员陈培汝入驻以来,他以童诗为笔、以渔村为卷,历时一年打造出独具特色的“童诗王国”,为这个古朴渔村注入了更多的童趣与诗意。

  去年,初到东沙村时,陈培汝常驻足于村内三百年树龄的大榕树下思考:如何将自身专业与渔村特色结合,激活乡村文化生命力?最终,他确定以“童诗”为切入点,让渔村之美通过孩子的视角传递出去。

  “东沙村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环境非常优美,很适合孩子到这里来体验大自然、观察大自然,了解当地非遗文化、海洋文化,激发孩子的灵感,通过孩子稚嫩灵动的思维把东沙的美传递出来。”区级文化特派员陈培汝说。

  明确方向后,陈培汝迅速行动:策划开展东沙村特色诗歌研学活动,并收集孩子们的优秀作品,通过艺术化设计融入村庄景观。

  “这些都是孩子们在省级、国家级刊物上刊发出来的作品,我们把这些作品展示出来,让孩子们更有积极性地去创作更多优秀诗歌作品,也让更多五湖四海的读者读到我们洞头的美。”区级文化特派员陈培汝说。

  如今,漫步村中,童诗巷如一条诗意的绸带蜿蜒展开,一首首优秀童诗作品悬挂于巷壁上,字句灵动,引人驻足;村居的外墙披上了色彩斑斓的童诗墙绘,将孩子们的美好幻想化作生动画面;沿着童诗台阶拾级而上,每一步都似踩在韵律之上,一步一吟,诗香满路,让人沉醉在这满是童真与诗意的独特景致里。

  “自从陈老师去年6月份进驻我们东沙村,在我们村进行了改造,我们东沙村的文化产业、村容村貌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东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华良说。

  2025年7月,在陈培汝及其他诗歌教育工作者的极力促成下,“蓝土地童诗班”童诗育苗基地落地东沙村,面向全区儿童提供兼具系统性和趣味性的童诗启蒙课程。它不仅为海岛学子搭建了诗意成长的平台,更以特色鲜明的文化实践助力全区精神文明建设。

  “区级文化特派员陈培汝入驻我们东沙村以来,整个村庄面貌焕然一新。他引进来一支专业、有创造性的运营团队,可以承接各类研学活动,给我们村民带来创收机会,让我们村民能够体验到文化普及、文化惠民的福利。”北岙街道党工委委员朱曾奎说。

  谈及未来规划,陈培汝目标清晰。他将继续深耕海洋文化沃土,持续激发青少年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让更多人感受海岛诗歌魅力,为洞头文化繁荣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接下来,我们会大力推动诗歌研学活动的开展,组建一批热爱文学创作、热爱诗歌教学的导师团队,把诗歌的触角延伸到全区6个街道乡镇,让更多的孩子来参与到诗歌的创作。”陈培汝表示。

关键词:

编辑:施晶晶

洞头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洞头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它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洞头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致电,联系电话:0577-6343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