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头网讯(记者 何琰 庄缘 苏煜晗 通讯员 林慧慧)从城镇社区到离岛渔村,从婚姻调解到涉渔纠纷,从海岛巡回审判到“共享法庭”集群……洞头区法院立足海岛实际,以“八五”普法为抓手,通过多种创新方式,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做到实处,真正贴近群众需求,增强了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
近日,在洞头区2025年增殖放流活动现场, 300万尾黑鲷鱼苗为海域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注入新活力。放流活动结束后,洞头法院的工作人员来到渔船附近,向渔民们开展普法宣教活动。
“我们积极运用‘送法上船’‘法治副校长进校园’‘设立普法基地’等多种形式开展普法活动。禁渔期间,向渔民、游客等主体开展‘鱼类资源保护’专题普法。此外,我们还积极运用新媒体,创作普法短视频,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普法工作,提高普法效果。”区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综合审判庭)庭长柯昌荣说。
近年来,洞头法院在各街道乡镇挂牌设立巡回审判诉讼服务点,采用海岛巡回审判、候潮开庭、船头审案等形式,以“普通话+方言”双语模式为群众提供“点单式”法律服务,推动法治力量资源下沉、阵线前移、服务前倾。
“把案件审理执行过程与普法宣传有机结合起来,精心打造‘嵌入式’的普法阵地,邀请社会各界人士走进法院实地参观、旁听庭审;开展海岛巡回审判,以‘家门口’的普法课堂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区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张旗成说。
同时,洞头法院“四度天平”党建数字传媒工作室成效显著。工作室聚焦受众拓展,从法院干警延伸至本地群众,挖掘海岛巡回审判等素材,讲述履职为民故事。同时构建微博、微信、视频号宣传矩阵,打造普法小剧场、接访式普法等特色系列,持续拓宽“融媒体”平台辐射面与影响力。
据统计,该工作室自2020年成立以来,已创作10余种类型作品200余件,总阅读量超710万,覆盖20余万人次。
“下一步,我们将在依法公正办理好各类案件的基础上,坚持优秀传统和新型普法方式并重,聚焦与人民群众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典型案例,增强普法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法治思维和法律意识在广大群众心中生根发芽,努力促进我区公民法治素养不断提升。”张旗成表示。
关键词:
编辑:施晶晶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洞头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它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洞头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致电,联系电话:0577-6343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