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洞头网   ->   洞头新闻   ->   部门动态 -->正文
洞头网视
洞头图文
阅读排行
百余件精品展现海洋非遗文化瑰宝 “非遗—洞头贝雕”实物展启幕
2025年07月16日 15:41:23来源:洞头新闻网
核心提示:7月15日,洞头区“非遗——洞头贝雕”实物展在东海贝雕艺术博物馆盛大启幕。此次展览由区档案馆、区文广旅体局与东海贝雕艺术博物馆联合主办,通过百余件跨越时空的贝雕作品与珍贵档案文献,全面梳理了洞头贝雕从传统技艺到产业新生的蜕变历程,为市民和游客献上了一场海洋非遗文化的视觉盛宴。
展览

  洞头网讯(记者 庄缘 王丛文 通讯员 曾国团)7月15日,洞头区“非遗——洞头贝雕”实物展在东海贝雕艺术博物馆盛大启幕。此次展览由区档案馆、区文广旅体局与东海贝雕艺术博物馆联合主办,通过百余件跨越时空的贝雕作品与珍贵档案文献,全面梳理了洞头贝雕从传统技艺到产业新生的蜕变历程,为市民和游客献上了一场海洋非遗文化的视觉盛宴。

  步入展厅,柔和的灯光下,一件件贝雕作品流光溢彩,吸引了不少游客和市民驻足细赏。他们的目光在精巧的贝壳纹路间游走,感受着匠人别具匠心的精彩与文化的深厚羁绊。

  “我就觉得这些贝雕有的让人感觉特别的恢宏大气,有的就特别的小巧精致。能看得出它都是有匠人那种别具的精彩在里面,能感觉到他们做得很细心,感觉到那种文化的羁绊。”观展人方先生说。

  此次展览以“人物传承”“文献与作品”“产业新生”三大板块为核心,全面呈现了洞头贝雕的历史底蕴与时代活力。“人物传承”展区首次集中亮相了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叶永福、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陈灿渊、洞头贝雕工匠代表人物吕伟民等6位贝雕艺人的事迹与代表作品。

  “这个作品是我八一年那时候做的,做的比较精细,当时设备没那么先进,都要靠手工磨的。这个作品有个最好的特点,就是所有枫叶全都是天然的,是用淡菜壳做的,树干也是天然的,没有染色的,已经40多年了。”参展人吕伟民说。

  本次展览的“文献与作品”展区则通过10余件贝雕起源、发展及出口创汇时期的珍贵档案,以及来自洞头、大连、青岛等地的贝雕精品,展示了不同地域的贝雕风格与特色。同时,亚洲、欧洲、美洲等20余国的世界贝雕作品也让观众领略到了全球范围内贝雕艺术的多元魅力。

  “我们以洞头贝雕的历史脉络为基本框架,融入了当时70年代到90年代全国的贝雕地标特色,再向外延伸。目前,我们收集到了全世界大概十几个国家的贝雕作品。想让参观的游客能通过这么一次展览,可以了解洞头贝雕的发展史,知道同时期我们全国贝雕的发展现状,以及在世界上的工艺和文化差异。”东海贝雕艺术博物馆馆长陈灿渊说。

  展览的第三大板块“产业新生”,生动记录了洞头贝雕从家庭作坊到产业集群的跨越发展。随着东海贝雕艺术博物馆的成立与非遗保护基地的建设,传统技法与现代设计深度融合,贝雕产品远销海外,成为洞头海洋文化的“金名片”。

  “这次展览主要是介绍洞头贝雕的发展历史,也展出了全国各地的贝雕作品,包括世界各地的贝雕作品。原来我们档案馆只注重于做档案资料的保管,现在我们要把馆藏挖掘出来,通过贝雕展让更多的人了解贝雕,让更多的人了解洞头。”区档案馆副馆长朱岳奇说。

关键词:

编辑:施晶晶

洞头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洞头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它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洞头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致电,联系电话:0577-6343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