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头网讯(记者 林锐 洪建栋 通讯员 蒋周晴 丁岳)将“一老一残”场景深度融合,让残疾人群体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的同时,部分机构盈余又作为助残基金反哺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如今,这样一道特殊的助残共富风景线正在海岛洞头徐徐展开。
上午11点,来自北岙街道娘家人食坊的郭修来开着特制的轮椅小车,将午餐盒饭送至居民张老伯家中。尽管双腿行动不便,他每天能完成20多个送餐任务,其余时间则负责餐厅的外卖打包工作。
据悉,娘家人食坊的16名员工中有11名是残疾人,此前大多依靠做零碎的手工活和民政部门提供的低保维持生计。在一系列市场调查中,区残联工作人员章海锋发现当地缺乏价格实惠且有质量保障的养老餐,想起经常在他这里咨询就业创业问题的多位残疾人,打造一家既助老又助残的快餐厅的想法跃入他的脑海中。
“我就集合了几位像他们这样的残疾人,经过商讨,然后和北岙街道、区残联沟通之后,经过多个部门联合打造,我们这个项目就落地了。”北岙街道娘家人食坊负责人章海锋说。
“一顿只7块钱,还可以,我在这里吃一年多了。我80多岁了,一个人在家不爱煮饭,在这里吃很方便的。”市民赵爱菊说。
此外,区残联还组织能力匹配且有创业意愿的残疾人群体入股,北岙街道提供社区餐厅场地,民政部门落实养老餐补助,让大家的干劲和食坊的人气都越来越足。
“非常有意义,就让我觉得很有正能量,感觉很有成就感。”北岙街道娘家人食坊工作人员曾岁英说。
目前,该餐厅每天可出餐300余份,业务从单一堂食拓展至邻里餐厅、外餐配送,去年营业额突破100万。员工们不仅有了稳定收入,还时常从店里的利润中拿出一部分,为有需要的群体提供价格更加实惠的餐食,并反哺残疾人事业发展。
关键词:
编辑:郭芬芬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洞头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它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洞头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致电,联系电话:0577-6343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