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头网讯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在城乡融合发展的时代浪潮中,一批批青年正以“归巢燕”的姿态飞向广袤乡村。他们或是带着名校文凭投身田间地头,或是怀揣创业梦想激活乡土经济,或是扎根海岛渔村重塑治理格局。当“Z世代”与千年村落相遇,碰撞出的是产业蝶变的火花、治理升级的智慧,更是一曲山海共富的时代交响。
一是以青春之我筑振兴之基,让理想之花绽放在乡野沃土。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的“关键一子”,更是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破题之钥。当前,农村面临人才流失、产业空心化等挑战,亟需青年以“新农人”身份注入活力。青年返乡创业就业,不仅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更是乡村蝶变的“催化剂”。青年人当以躬身入局之姿,将知识技能与乡村实际结合,深耕现代农业,推广智慧农场与电商助农;挖掘非遗文化,打造“乡愁IP”;发展生态旅游,让绿水青山变成“绿色银行”。唯有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方能让青春价值在麦浪稻香中升华。
二是以奋斗之姿赴基层之约,用创新思维激活治理活水。村级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青年村干部是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的先锋队。在数字乡村建设与基层治理现代化浪潮中,青年干部既能当好“翻译官”,将政策转化为方言土语,更能成为“智囊团”,用互联网思维破解陈年痼疾。要当好新时代村干部,需练就“铁脚板+云大脑”,既要走遍村头巷尾绘制民情地图,也要搭建数字平台实现指尖治理,既要传承枫桥经验化解矛盾纠纷,更要创新“乡贤议事会”“云端村民大会”等治理模式,让传统村落焕发现代治理智慧。
三是以担当之志拓山海之路,让智慧浪花激荡碧海云天。产业振兴既要深耕沃土,也要逐梦深蓝。在万里海疆的渔歌号子中,海岛乡村正成为乡村振兴的“蓝色增长极”。产业振兴既要深耕沃土,也要逐梦深蓝。在万里海疆的渔歌号子中,海岛乡村正成为乡村振兴的“蓝色增长极”。面对海洋资源开发粗放、渔业转型滞后等现实挑战,青年创业者当以“向海图强”的魄力开辟新赛道,深耕现代海洋牧场,运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智慧养殖,让紫菜、贻贝跨越重洋登上国际餐桌。打造“海岛民宿+赶海体验”的文旅融合模式,让渔家风情变身网红打卡地。青年村干部则需化身“海洋生态守护者”,在开发中坚守“碧海银滩”底线,通过组建“蓝碳志愿者”队伍、推广生态养殖合作社,实现“靠海吃海”向“养海护海”的跨越升级。当青春力量与澎湃海潮共鸣,沉睡的海岛资源终将化作乡村振兴的“蓝色动能”。
青春与乡土的双向奔赴,正在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注脚。当更多青年选择“向下扎根”,用知识反哺乡土、以创新激活传统,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必将绽放出属于这个时代的光彩。这不仅是个人价值的实现,更是一代人回应时代召唤的集体答卷。
作者:陈诺
关键词:
编辑:施晶晶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洞头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它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洞头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致电,联系电话:0577-6343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