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头网讯(记者 庄缘 洪建栋)去年以来,我区持续深化“破梗阻·优服务”行动,针对海岛群众经营审批难题,创新推出“办不成事”兜底服务机制,通过多部门联动、容错备案等举措,破解90个“办不成事”案例,将“不可能”变为“办得成”。
据了解,去年,我区创新探索容错机制在企业疑难问题化解的运用,累计为企业办结疑难事项83件。当年底,又印发《洞头区推进政务服务领域“办不成事”兜底服务的实施方案(试行)》,继续将该机制拓展升级,运用到企业和群众“办不成事”问题处置过程中。
此前,洞头杺园民宿在申报省级“金宿”评审时,因两栋独立建筑需合并办证而陷入僵局,距离申报窗口期仅剩一周。通过“办不成事”窗口求助后,区政务服务中心召集多部门会商,参照外地经验启动容错备案机制,公安窗口3日内完成首例“两栋民宿一张证”审批,成功助力其创成洞头首家省级“金宿”。
“这个机制帮助我们成功通过省级‘金宿’评审,成为洞头第一家获得省级‘金宿’的民宿。相较以往的话,‘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让我们老百姓的办事问题有了解决渠道,不会找不到解决部门。”民宿负责人林环环说。
类似案例还包括遗产房补办验收免公证等创新实践。自2024年12月实施以来,该机制已累计破解90个难题,涵盖民宿特种许可二证合一、遗产房补办验收免公证等高频事项。
“我们主要通过在政务服务中心一楼大厅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集中受理企业和群众办事过程中的疑难杂症,按照价值判断原则,通过分层分类交办、全程跟踪督办等形式,想方设法化解问题。”区政务服务中心党组成员叶枫说。
“办不成事”兜底服务机制的核心在于“容错备案”与“多部门联动”。针对历史遗留问题、职能边界不清等难题,专窗牵头、部门联动,复杂问题限定7到15天办结,从制度上打破“踢皮球”现象。
“下一步,我们将从解决个性问题向化解‘共性问题’延伸,把单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固化成长效机制,快速解决同类相似的问题,推动更多同类问题快速化解。”区政务服务中心党组成员叶枫说。
当然,创新举措背后少不了一套严密的容错体系和立体保障机制。我区聚焦高效便民、为企服务、项目审批、改革创新等领域,细化14个窗口“办不成事”容错场景;常态化对容错备案、特事特办窗口和经办人开展暖心回访,形成“容错—试错—创优”的良性循环,探索实施容错机制与干部选拔任用、权利保护等配套机制,助推窗口干部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关键词:
编辑:施晶晶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洞头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它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洞头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致电,联系电话:0577-6343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