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头网讯(记者 庄缘 洪建栋)为破解长期以来存在的“课间圈养”现象,我区多所小学积极响应教育部门号召,优化了课间活动的安排,将课间时间由原先的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参与户外活动,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从而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随着清脆的下课铃声响起,实验小学的校园里顿时热闹起来,学生们纷纷走出教室,选择自己喜欢的放松方式,如踢足球、做游戏等,畅享这愉快的15分钟课间休息时间。操场上、教学楼里,随处都能听到学生们的欢声笑语。
“可以跟同学们组队去跳绳,去操场玩老鹰捉小鸡游戏,散散步、跳跳绳,感觉整个人轻松很多。”实验小学学生郭晋暄说。
据了解,为保障学生每日户外活动2小时的要求,实验小学以“长短课结合+多元课间”方式,鼓励孩子们在课间进行跳绳、团体游戏和值日生服务等。
“课间时间的延长会对课程安排产生一定影响。为此,我们会要求教师集体备课,提炼核心知识点,确保主科精讲精练。同时,我们还进行了跨学科整合,让孩子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知识。这样,既保证了课程质量,又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户外活动时间。”实验小学教务处副处长王新婕说。
据介绍,实验小学还计划开发《课间微课程资源包》等课间活动课程,进一步夯实新课标在实践中的落实。同时,也鼓励家长参与设计特色活动,共同为孩子们的成长助力。
为了让孩子们走出教室,北岙小学首先调整了广播系统,下课铃一响,轻音乐就随之响起,3分钟左右的播放时间提醒老师不要拖堂,让孩子们能够尽情享受轻松的课间15分钟。
校园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
“课间时间延长后,对我的学习是有挺大帮助的,因为更多的休息时间可以更好地提升我的学习效率。课间时间,同学们一起聊聊天,玩一点小游戏,我感觉很放松,还会提升我上课时的精力和专注力。”北岙小学学生陈雅楠说。
“课间延长后,我会更加关注备课的精准性,注重课堂效率,让孩子们在有效的时间内掌握相应的知识。确保铃声一响就准时下课,让孩子们有完整的15分钟休息时间。我发现,有了充足的休息之后,孩子们上课的状态就更好了。”北岙小学教研组长林桑桑说。
为了更好地适应课间时间的变化,北岙小学还调整了课堂顺序,把需要更高专注度的课程调整到上午,把互动性强的、实践性强的课程调整到下午,这样既能保证孩子们在上午有充沛的精力去学习,又能让他们在下午通过实践活动来巩固所学知识。
“我们希望课间15分钟时间能够完完全全地被学生拥有,让他们有一个自由的状态。所以我们老师不打搅、不干扰他们的活动安排,也不统一组织活动或者指引他们。但是我们会提供一些益智类的游戏玩具放在教室内,供喜欢在室内活动的孩子玩,我们也会争取做一些地绘游戏,比如说跳房子、跳天宫这种,引导更多的孩子到户外活动。”北岙小学校长林素珠说。
【编后】学校课间从10分钟调整为15分钟,增加的5分钟不仅符合“双减”政策要求,更是鼓励孩子们积极走出教室到户外去,在阳光下享受快乐童年、健康成长。
关键词:
编辑:施晶晶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洞头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它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洞头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致电,联系电话:0577-6343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