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头网讯(记者 庄缘 潘道阳)在北岙街道海霞村,有一个家庭,三代人接力传承海霞精神,书写着女民兵“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动人篇章。今天的《“海霞”好家风家庭》专栏,让我们走近郑翠娥一家,感受她们传承的好家风。
郑翠娥出生于1936年,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目前年龄最大的党员。1958年,北沙公社成立女子民兵排,郑翠娥积极响应号召,成为首批加入的队员。
“以前妇女只能在家里,不能出去参加活动。解放以后,男女平等,我就去参加女子连,去为人民服务。”郑翠娥说。
尽管当时家里劳动力少,生活困难,郑翠娥还是积极鼓励三个女儿也加入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
“以前家里比较困难,我婆婆帮我管家,才能让我还有三个女儿都去参加女子连。我就是一心爱祖国,所以就去参加组织活动。”郑翠娥说。
郑翠娥的女儿许玉莲是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的第二任连长。她从小就崇拜老一辈民兵,迫切地想加入这个光荣的集体。尽管当时年龄不够,但她凭借坚定的决心,积极申请并成功加入了连队。
“在女子连中,我学了很多知识,就像上大学一样。我们那时候有夜校,学习毛主席语录,还学习做人道理。女子连就是我的母校,我很荣幸。”郑翠娥女儿许玉莲说。
许玉莲告诉记者,当时的训练非常艰苦,特别是速射训练,需要在一分钟之内完成装子弹并打出40发子弹,且必须命中目标。所以她们经常把教练弹拿到家里去练习,手都练破了。但第一代女民兵刻苦训练的榜样故事时刻在耳边响起,她们三姐妹丝毫不敢懈怠,面对种种困难,坚持完成各项训练任务,被誉为“神枪手三姐妹”,成为了连队的骄傲。
郑翠娥的孙女王丽娜也深受奶奶和妈妈的影响。耳濡目染中,她从小就学会了坚强勇敢。也曾加入过连队,虽然时间不长,但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在她看来,从连队的荣誉到价值取向和精神力量,海霞精神就在身边。
“‘爱岛尚武励志奉献’精神在我们家族当中一直传承下来,我自己是做旅游行业的,潜移默化里我会告诉全国各地以及海内外的游客,让所有的人都来感受海霞文化、海霞精神。”郑翠娥孙女王丽娜说。
“虽然我们现在离开女子连,但是我们现在还在传承海霞精神,服务社会,做公益做善事,接待全国各地来的老兵,为老兵服务,把海霞精神传播到全国各地。”郑翠娥女儿许玉莲说。
关键词:
编辑:施晶晶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洞头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它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洞头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致电,联系电话:0577-6343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