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头网讯 习近平总书记向2023年浦江创新论坛致贺信,指出“中国将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加强高水平对外开放力度,持续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广大党员干部更要发挥“排头兵”作用,在推动开放、合作、创新的道路上奋勇前行,谱写时代发展新篇。
破除“固步自封”,立“大道致远,海纳百川”的开放之姿。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性,指出“开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世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的历史上曾书写下“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盛世繁华,但“锁关闭境天朝暮,禁海不鱼外敌舟”也让我们的科技远落后于时代发展,在中华大地上划下无数血痕,这些都深刻昭示着只有对外开放才能紧跟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全面审视当今世界大势与中国发展大局,“开放”已是无可避免的话题,广大党员干部更应该培养自身的长远眼光,在时代潮流中把握主动,自觉提高对外开放的思想认识,学习国内外优秀治理经验,进行本土化转化,啃下发展这块“硬骨头”。
破除“单打独斗”,立“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的合作之姿。技术创新不是零和博弈、有你无我的恶性竞争,而是寻求共赢、包容发展的合作,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洪流,各国已经成为相互依存的利益共同体,所谓的技术封锁、技术打压无法实现保持自身领先地位的长远目标,只有协作、交流才能碰撞出创新的火花。目前,我国已与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与117个国家签订了科技协定,加入了200多个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实际行动诠释着合作的大国作为。当然,合作不仅限于科技领域,广大党员干部也要在日常工作中发挥合作力量,通过党建联建,凝聚基层治理、产业发展、人才引进等合力,握指成拳,以拳拳之力打出群众幸福感。
破除“因循守旧”,立“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的创新之姿。“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从中国天眼FAST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从“人造太阳”的重大突破到搭载“中国芯”的华为Mate 60Pro手机发售,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中国始终保持创新发展的势头,奋力突破“卡脖子”技术,勇当探路的“急先锋”。而要真正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仍需不断完善人才制度,用政策红利留住人才,在关键核心领域坚持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导向,不断朝着新兴前沿科技进发,争取弯道超车。广大党员干部要培养创新精神,在新时代赶考路上始终保持锐意进取、迎难而上的奋斗姿态,在理论学习中破除“本领恐慌”,在基层工作中凝聚新的服务方法论。
作者 虞诗莹
关键词:
编辑:郭芬芬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洞头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它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洞头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致电,联系电话:0577-6343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