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头网讯(记者 洪建栋 王从华)自“和美乡村”创建行动开展以来,霓屿街道积极探索双层立体式渔具棚,逐步解决岸上渔具“无处放、无序堆”等问题,打造具有霓屿特色的“和美海区”新图景。
眼下正值春耕农忙时节,霓屿街道长坑垄村村民郑祥真正在田岙屿码头的渔具房内搬运毛竹,一节节毛竹拉上岸后,清洗干净统一摆放在渔具堆放场所内。然而在半个月前,这里确是另外一番景象。
长坑垄村地处霓屿街道最南端,拥有丰富的滩涂资源,村内有13户紫菜养殖户,大伙普遍使用传统毛竹插杆方式养殖。以往,养殖户们会将收上来的毛竹、紫菜网等养殖工具随意堆放在码头边,不仅影响码头整洁美观,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现如今,一间间整齐划一的毛竹集中堆放场所拔地而起,工人们正在抓紧施工。据了解,该堆放点有22间上下双层立体式渔具棚,并配有27间渔具堆放专用房,足够容纳1万多根长短不一的毛竹在此堆放。
“现在政府帮我们搭建了堆放场所,专门给我们放置渔具,很整齐,环境也很好。”养殖户郑祥真说。
据悉,霓屿街道针对海岸线渔具无序堆放的乱象,今年联动综合行政执法、农业农村等部门推出岸线净化专项行动。截至目前,累计清理毛竹2300多吨,拆除岸上乱搭乱建17处。
“我们也跟养民进行了沟通,开了座谈会,最后,我们形成了一个双层渔架的这种构思,因为陆地空间不够,那我们就向上面要空间。”霓屿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林凌说。
以长坑垄村双层立体式渔具棚为例,全区范围内涉渔涉港村庄正持续掀起渔网具堆放整治行动,各村通过广泛征求渔养民意见,有效提升渔养民堆放渔具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全力清乱腾出“可用”空间,着力打造滩静、湾美、港清的和美渔村环境。
“为进一步优化美化全域人居环境,提升海岸线整体面貌,精细化打造和美乡村样板,我们以渔具整治为着力点,进一步美化渔村环境,提升渔村颜值,进而吸引各方游客、拉动消费、带动群众共富。”区农业农村局农村社会事务促进科副主任余泓源表示。
关键词:
编辑:郭芬芬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洞头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它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洞头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致电,联系电话:0577-6343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