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洞头网   ->   资料 -->正文
洞头网视
洞头图文
阅读排行
【远去的村影】北岙 — 鹿坑
2022年07月27日 11:25:45来源:洞头新闻网
核心提示:鹿坑自然村位于大长坑村西部山区。驱车经“鸽梅线”在东郊村炮台自然村附近进入分岔路前行,可直达村中心。也可到大长坑自然村竹子脚,走山腰古道步行入村,约需二十几分钟。
鹿坑

  洞头网讯 鹿坑自然村位于大长坑村西部山区。驱车经“鸽梅线”在东郊村炮台自然村附近进入分岔路前行,可直达村中心。也可到大长坑自然村竹子脚,走山腰古道步行入村,约需二十几分钟。

  村庄居山冈及东西两侧,海拔约百米。东为山坳,山下即大长坑自然村,有百年狭长乱石古道相通;南为山冈,坡下即大长坑水库;西北面为坡地,山谷深处即龙潭坑水库,与东郊村接壤,正对尾坑、面前山等自然村。海对面可见半屏山,近处即南塘工业区。

  村庄两边有照镜山、酒壶头山,山谷林木茂密。民居大多分布在东中西三片,习称“殷那爿”“中爿”“殷下爿”。

  东中片多为杨氏居住,村口有许多大桉树和杂木,路边埕墙有一株老桑葚树斜横小路顶上,形成了一个城门洞;有2口大水井。西片坡下为林氏集聚,房前一处有多株大樟树,最大树龄起码七八十年,树下散养着一群鸡鸭鹅;在山腰有1口大水井。中部大埕路旁立着修路乐助功德碑,南向过去岭后建有真武殿。

  据《浙江省洞头县地名志》记载:相传祖先为福建东鞍寮人,曾称“东鞍寮”;又因此地曾是一片森林,常有鹿群出没,故称鹿坑。村沿山坡而建,呈长形点状散列。而据本地老人记述,增加“其山作势形如鹿首、两块竖石状如鹿角,故名”;又因早年来此开垦建村的杨氏宗族先辈乃福建同安人,故曾用名“同安寮”。如此,地名由来,应是后者正确。

  据1982年人口普查,全村有56户260人。村民主要姓氏有杨氏,祖籍福建同安前宅杨厝;林氏,祖籍福建同安新厝顶、亨泥等地。大家讲闽南话,信奉神佛,有孝谱、做忌做节、牵欑、做功德、谢愿、合婚、挑盘、婚宴敬酒敬烟洗面等习俗。

  村民的经济产业历来有渔业大网拖网、养殖海带紫菜、海涂作业等;农业种植番薯、豆麦、多种蔬菜,饲养家禽家畜。

  改革开放后,部分村民曾参加村办企业如鱼粉加工厂、无线电厂、海藻化工厂、对虾养殖场等。随着渔业资源衰退,部分村民自主开始外出从事铝窗安装、跑供销经商等,收入不菲。

  由于村庄偏僻交通不便,基建配套落后,渔业资源衰退,南塘围塘合龙,基础教育薄弱,校网调整,水源地保护等因素,从1990年左右开始,部分村民陆续下迁,大多迁到北岙小区、大长坑自然村、网山安置房,也有外出长年务工。偌大的村庄仅剩十几人留守,其中杨氏三四人,林氏七八人。

  鹿坑自然村由于水源地保护规定,以不适合大规模开发。但村庄视野开阔,自然环境舒适,人文底蕴深厚,交通方便,很适合休闲小住,度假养生。

  区档案馆 供稿

关键词:

编辑:施晶晶

洞头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洞头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它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洞头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致电,联系电话:0577-6343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