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头网讯 3月13日,随着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的举行,第24届冬奥会、冬残奥会在北京顺利闭幕,这是一场精彩绝伦的奥运盛宴,北京也因此成为世界上首个“双奥之城”。4月8日上午,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在冬奥会、冬残奥会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团体进行表彰,并系统的阐述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
在本届冬奥会上,各国运动员均展现了高超的体育技术、高尚的竞技精神。中国体育代表团首次全项参赛,勇夺冬奥会9枚金牌、15枚奖牌和冬残奥会18枚金牌、61枚奖牌,创造了我国参加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历史最好成绩。在这些人中,有未满18岁却技压群雄的小将苏翊鸣,少年英姿,“翊鸣”惊人;有勇夺越野滑雪坐姿组3金的杨洪琼,身残志坚,巾帼不让须眉。同时也有许多国外选手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有在全世界都拥有超高人气的花滑王子羽生结弦,也有意志坚定不屈服于命运的单板运动员肖恩·怀特。正是因为他们顽强拼搏,和谐包容,为这届冬奥会增光添彩。
在这场国际盛会之中,展现出来的是一个自信、开放的中国。在火炬设计上,打破火炬惯有的封闭形体,首次使用开放式的设计;在开幕式上,最后一棒火炬手将火炬嵌入“大雪花”中央,奥运主火炬首次以“微火”形式呈现在世界面前。这些突破常规的“首次”与“创新”,无不映照着深沉的中国自信。正如本届北京冬奥会的口号“一起向未来”,中国有自信与世界各国友好人民一起携手创造幸福的未来,也愿意用最开放的姿态与世界各国友好人民一起携手奔向幸福的未来。
自信开放是冬奥之约,中国之诺的底气。举办一场举世瞩目的冬季奥运会,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需要总揽全局的魄力,坚持到底的定力。中国有自信向世界许下郑重承诺,立下冬奥之约。“水立方”变身“冰立方”、五棵松体育中心的篮球场变身冰球场,一个个场地新建、改建,背后是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是各部门、各地区的倾力支持,是无数中国劳动者的辛勤付出,7年艰辛奋斗铸就辉煌、结出累累硕果。这就是一个自信开放的中国。
自信开放是赛场争先,拼搏进取的锐气。在本届冬奥会上,中国运动员们取得可喜可贺的战绩,也充分表现出顽强不屈,拼搏到底的精气神。中国短道速滑运动员武大靖说:“作为运动员必须全力以赴,在赛场上取得好成绩,才能对得起肩上的使命与责任。”不畏惧与世界顶尖选手的较量,勇敢的在一流舞台上展示自己,这正是中国运动员自信开放的表现。
自信开放是相互鼓励,共同进步的大气。赛场上奋勇拼搏,赛后相互鼓励,加油助威,这才是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在本次东奥赛场上,就出现很多感人的场景。有谷爱凌在逆转夺冠后,主动安抚鼓励对手;有冰壶混双循环赛后,中国队组合范苏圆、凌智为主动为对手送上“冰墩墩”奥运纪念徽章。这些“对手”之间温馨的场景,正式运动员们身上自信开放的最好写照。
北京冬奥会已经落下帷幕,但中国前进的步伐不会停止。当前,全球仍面临防控疫情、经济低迷、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中国将继续用自信开放的态度,以开放促合作,以开放促团结,将冬奥精神延续下去,与世界各国友好人民一起向未来。
作者 张献
关键词:
编辑:郭芬芬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洞头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它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洞头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致电,联系电话:0577-6343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