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头网讯(记者 彭晟佑 郭芬芬 翁蓓蕾)3月14日23点34分,工作群里的一则消息惊醒了所有人。“温州动车站发现一份十混一样本初筛阳性!”一石激起千层浪,全市警报拉响。
十混一核酸采样样本采集自十个人的十支拭子样本,集合于一个采集管中进行核酸检测。混检筛查发现阳性,说明十人中必有人“中招”,而这其中就有一名家住瓯江口的汪先生。
快响激活吹响“集结号”
接到疫情报告后,洞头区第一时间采取措施,立即启动“五快”机制,一条条指令迅速通过视频连线、电话传达下去。区防控指挥部连夜召开调度会,联动瓯江口管委会,要求灵昆、霓屿等相关单位迅速对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开展排查工作,要求措施严格、管控到位。
全区相关防疫防控工作人员同步通宵作战,紧张有序科学开展各项工作。
0点16分,区防控办林合锋接到了来自灵昆街道的电话。由于瓯江口不具备人员分类分级隔离要求,应瓯江口需求,汪先生需送往我区隔离点隔离。
当时正是林合锋结束加班返家不久,刚沐浴完的他急匆匆地换上衣服便往单位赶去。他平日的工作是启用运转隔离点专班,必须迅速做好调配工作,联络并协调各方将隔离对象送往隔离点。
这份工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他有着打不完的电话。不仅要对接街道,还要通知隔离点专班工作人员,安排医务人员。他必须保证各个环节人员都能及时到位,复检流程能及时进行,确保隔离对象能顺利入住,不容有差。
“这段时间都比较忙,浙江疫情呈多地多点多源散发,每天三更半夜都有人要过来入住。”他已经连续加班了一周,说这句话时并没有大的情绪波动,似乎早习以为常。
不过谈起家里人,他却表露出愧色。林合锋有两个孩子,其中一个仅仅两岁,正是需要照顾的时候。他忙于工作,这些事只能统统交给妻子。“她没有埋怨我,只是说我年纪大了,怕我身体吃不消。”
之前,他在农业农村局上班,上周刚抽调到防控办,没想到一来就碰上了这么严峻的疫情形势。一周来,他几乎天天晚上十一二点才下班,因为市里需要在次日早上八点提交相关报表,他要在七点就赶往防控办。
“根本没有空停下来,哪怕空下来休息一天。轮换班想起来都是一件幸福的事情。”繁重的工作并没有让他产生怨言,他始终认为自己需要在工作中争当表率。“碰到疫情这样的紧急情况,大家都在第一线,每个人都要做出自己的贡献来。”
深夜驰援当好“守关人”
调查汪先生活动轨迹、查找、调查密接人员的轨迹,流调组与时间赛跑,为的就是让每一位可能存在疫情风险的人员都可以得到及时的医学观察隔离,踩下控制新型冠状病毒的“刹车”。
“这是我的工作,更是我的使命。”区疾控中心的杨守根作为疾控专家组的一员,谈及防疫工作,很是坦然地说出了这句话。
经过初步流调发现,汪先生行程表述较为模糊,为能尽快厘清状况,防控办开始召集更多支援力量。
凌晨1点半,还在睡梦中的杨守根被电话铃声叫醒。
“虽然不是我值班,但是需要我,我就会去。”1点50分,杨守根换好防护服,现场面对面与汪先生对话。
“我现在每次出门,我老婆和我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平安回家。”杨守根的妻子身怀六甲,他却无法陪伴左右。身处医务系统的妻子深知丈夫责任重大,很支持杨守根。他在感动之余,也将其化为自身工作的动力来源。
在区流调专班工作点,几名民警正在电脑前忙碌着,流调组组长、区公安分局副局长杨思腾正在与几名民警不断探讨交流着。
“流调组的同志这些天全都蹲守在这里。”眼睛里的血丝说明了他从温州疫情爆发到现都在连轴转。流调就像出警,一旦接到紧急疫情通知,不分白天夜晚,第一时间筛查出密接者,第一时间上报指挥部,第一时间采取隔离措施。流调组,就是和时间赛跑的生命组。
众志成城勇做“逆行者”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接收到信息后,区“一办十二组”迅速进岗待命,同时将相关简要信息通报街道乡镇。在对汪先生采取疫情管控措施后,我区同步做好“两慢一快”核酸检测、流调溯源等工作。为以防万一,我区还对330国道和大门大桥通道进行临时封道管控,确保人员“只出不进,车进人不进”,杜绝疫情蔓延的可能。
勇敢逆行源于守土有责,守土尽责。隔离点里上演着一幕幕温暖的守护,来自各个单位的防疫人员,始终坚守着自己心中的信念:早日战胜疫情,让所有的留观人员能早日回家与亲人团聚。
每天他们都要给留观人员测量体温、治疗护理、心理疏导、房间消毒,甚至当送餐员等,一天忙到晚。每当有隔离人员到达时,他们第一句话就是“有我们在,这里就是家,安心住下来吧”,给隔离人员吃上一颗“定心丸”。
天色虽然暗黑,但曙光就在前方。
2点25分,区人民医院报告汪先生核酸快检阴性。
2点43分,市里通报混检的十人中为龙湾一名对象谭女士快检阳性。
4点18分,区疾控中心、人民医院均报告瓯江口对象汪先生常规核酸检测结果阴性。
4点59分,混检十人中的乐清对象核酸检测阴性。
7点19分,我区可能存在疫情风险的对象邱先生及同住对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这一夜注定无眠,但我们在黎明中迎来了众志成城守护生命安全的胜利曙光。
关键词:
编辑:郭芬芬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洞头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它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洞头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致电,联系电话:0577-6343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