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洞头网   ->   人文洞头   ->   文学沙龙 -->正文
洞头网视
洞头图文
阅读排行
洞头移民开垦史
2021年11月26日 10:43:32来源:洞头新闻网
核心提示:

  文/王和坤

  据考古挖掘发现,洞头九亩丘在距今四千多年前,就已有人类古文明的存在,被称为“新石器时期的昙石山文化”遗址;根据相关文献记载,东晋时期,洞头地界已有居民数百户,推算一下,如果按平均每户5人,200户计,那么在当时,就至少有千人在此生活,这些人来自何方,因何而来,他们在洞头靠何种方式来养活,为何最后会被称为“东晋海寇之始”的孙恩所灭,这一系列的问题如今都已没有答案。

  唐宋时期,福建闽东赤岸、闽南泉州和极少量内陆地区的移民开始涌入浙南,他们或因仕而来,或因灾、难而来,分散于浙南温州、台州等地区,并在当地繁衍生息,这个时期的洞头也已相当繁华,从考古挖掘中证实,当时洞头的后寮湾仔内建有“瀛洲寺”,它是洞头现今发现最早的寺院,据考证始建于唐末宋初,没落于清朝中后期。另外,在东岙公路、三盘、半屏山、九厅村、铁炉头村、大门黄岙乡、观音礁、鹿西等地,也曾相继出土了一批唐宋时期的文物,这批文物有建筑构件、瓷器、金银器、铜钱、煮盐、冶炼遗址、墓葬等,它们在一定的程度上见证了洞头在唐宋时期人口的繁华程度,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个时期的移民信息自南宋后悄然断层,宋以后的元明两朝,虽有暂居或者偷垦的福建移民,但也由于当时政策的因素,如明朝政府为了防止沿海奸民与倭寇勾结及防备倭寇入侵而实行海禁政策。最后这批先民还是带着他们的信息离开了洞头。故而,如今的我们,从文字上无法找到洞头那一段移民及开垦史的记录。

  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政府下令开海、展界,允许内迁的居民重返故土、出海谋生。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正式废除“海禁”,下令南方沿海省份进行开海、展界;雍正五年(1727),浙江巡抚李卫奏请展复玉环山,获准。招垦之初,李卫在给雍正皇帝的《题疏》中提到:“先经臣等查得,台州府属太平县(今温岭)及温州府属乐清县之间,滨海不远处所,有玉环山,地方辽阔。自迁徙之后,未曾展复,无籍游民,多潜其中,私垦田亩,刮土煎盐及网船渔人,搭寮居住,渐次混杂,虽进禁逐,仍恐朝驱暮回,即有巡兵,亦恐通同容隐。……又三盘、黄大岙、状元岙等地处地方,向年悉在玉环辖内,与乐清六、七都相近,俱同玉环一时迁遣,现有人民在内偷垦田地,今请一并展复开垦,尽归玉环同知管辖,则疆域不致瓜分,而草莱亦得垦辟矣,……三盘、黄大岙等处,共田地十万余亩。但其地或近山碛,或在海涂,想来原有堤塘以为捍护,因同时迁弃,倾圮已久,草莱荒芜,全资人力,尤必仍建堤塘以捍其冲激,则咸潮不能入;设陡闸以时其启闭,则淫雨不为灾,若能逐渐兴修,皆可成田,以济民食。”文中又提到:“查桐庐知县张坦熊,奉旨以紧要州县补,浙虽尚有要紧,但较之玉环新复之处,犹为稍次,张坦熊现经委往玉环办理诸务,颇能不辞劳苦,遍历山海岛岙,勘丈经度,悉心筹画,井井有绪;且将各项陋弊尽行查出,不存一毫私心,实为可用之员。仰请皇上天恩,准将张坦熊补授玉环同知。”

  雍正五年三月,张坦熊奉命宣布朝廷旨意,一方面,张贴招垦令,并“先民之急,相度川原林麓之区,卜宅授田,开河浚沟,除道成梁,筑塘建陡”,另一方面,他考虑到外来认垦的移民身份不明,恐日后会私自贩卖,但又考虑到如果只招垦太平、乐清两县的“良民”,驱逐外省的民众,那又会导致田多人少,政策无法实施,所以又增加了一条规定:“如果有本省各府县相近之处,有愿入籍开垦者,照例于本地方官,取结移送,必须居住玉环(包括今洞头),编入甲保,毋许往来不常。其外省远处之人,仍行禁止,则户口得实,藏奸无所矣。”

  张坦熊在《楚门、三盘定则》中写道:“三盘、黄大岙等处,亦多山地涂田,肥饶不一,非内地田亩可比,职等再四筹画,昔年玉环迁遣,楚门等处,亦并弃置,今与玉环同时展复,查玉环新垦田地,业蒙各宪奏明议征本色,惟以地有高下,应分上中下三则征收,职等现在酌议:上则田丁条共征米一斗?[1]?五升,中则征米一斗,下则征米六升;其三盘、黄大岙应分上中下等则一例征收本色,统济玉环经费之需,庶使小民易于输将,米谷充盈,而偷贩杜绝,可无后累,实为久经之计,除田亩确数俟筑塘之后,随垦随报,丈明造册,另详外,伏祈宪台俯念楚门、三盘等处与玉环一视同仁……”

  雍正六年(1728),张坦熊正式令驱逐流民,招永嘉、乐清、瑞安、平阳、太平五邑之民,计口授田,并声明:“其有垦户缺少牛种,籽粒及筑塘、建闸工本,情愿领帑承垦者,酌量动支买谷银两借给,秋收将所得米谷照价缴还,统归买谷数内销算,则灌溉有资,而田畴可广矣。”

  虽然玉环厅的招垦政策非常人性化,也有诸多优惠,但由于政策有招垦地域上的限制,加上海岛恶劣的自然环境,此时能来,和愿意来洞头“详名开垦”的人数并不多。所以康熙、雍正时期,在洞头各个岛屿上开垦的,通常还是那些偷垦、偷居或闽南地区沿海的一些渔民,这些人迁移洞头后,多数隐于大山之中,不易被官兵所发现。

  既然清政府已经限制了招垦条件,应该来说,洞头的移民就不会出现直接的福建移民,那么,为何在如今洞头的移民后裔中却有高达80%以上的还是当年福建直接移民的后裔呢?关于这个问题,如今的我们只能在1993年版的《洞头县志》中找到只言片语:“乾隆二年(1737),玉环厅派员至大门等岛整顿移民,丈量土地、收缴税款;乾隆二年至五年(1740),玉环厅在洞头列岛置三盘廒,春冬发配渔盐。”由此,笔者推测,至雍正朝末期,到洞头报垦的移民仍寥寥无几,在地多人少的情况下,政府逐渐放松了当时关于地域上的严苛规定,默认了福建沿海地区的“良民”来洞头报垦,也就是政府的这种让步行为,让原本在福建早已生活不下去的那一部分民众看到了希望,进一步有了迁徙洞头的强烈欲望。至此,移民形成了高潮,洞头开垦史也走向了新的开始。

  据1993年版《洞头县志》记载:从清朝至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底,洞头共对小长坑、埭口、北岙后、南塘、九厅、三条垄、大门黄岙、仁前涂、乌仙头、小门、营盘基等11个地方的海涂进行了围垦,面积10377亩,占可供围垦滩涂总面积的22.56%,围垦后用于种粮的土地有1550亩。

  清乾隆之前,虽然洞头当时很多岙口上的土地都是有人曾居住、开发过的,但由于政府政策的不断更改,所以呈现出的结果是移民屡迁屡散,土地屡垦屡废,最严苛的要数明朝,当时的洞头界的百姓要冒着“居者死,耕者断足”的风险,提心吊胆地生活。顺治十八年,玉环又遭迁弃,洞头亦同,虽然也有少量的民众躲藏在内,但多数的田地都处于荒废状态,所以这个时期的开垦还是很费时费力。

  综上所述,洞头地域不广,却有着几千年的人类活动史、文明史。东晋至唐、宋、元、明时期,均有人类在此居住并开垦,清朝乾隆年间,由福建至洞头开垦荒山的移民达到了空前的新高潮。他们打破了洞头几百年的沉寂,在这个几近封闭的百岛上,用他们的勤劳和善良,默默地开田辟地,并安静、与世无争的又生活了几百年,他们保留了闽南文化和瓯越文化的精髓,并将其糅合到一起,成为了洞头历史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瑰宝。

  本文参考资料:

  1、《洞头县志》1993年版

  2、洞头《甘氏宗谱》《柯氏宗谱》《曾氏宗谱》《李氏宗谱》《颜氏宗谱》《林氏宗谱》《庄氏宗谱》《苏氏宗谱》。

  3、雍正版《特开玉环志》。

  4、光绪六年(1880)《玉环厅志》。

  5、《霓屿的水田》黄忠波。

关键词:

编辑:方莹莹

洞头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洞头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它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洞头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致电,联系电话:0577-6343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