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洞头网   ->   人文洞头   ->   乡土风情 -->正文
洞头网视
洞头图文
阅读排行
1000吨级自动化拢蛎壳船
2019年07月11日 16:23:47来源:洞头新闻网
核心提示:

进行手工拢壳作业。

自动拢蛎壳船。

  阳光下,一艘现代化的1000吨级的自动拢蛎壳船,作业间歇停泊在波涛平静的洞头渔港休整。这张照片摄于20世纪80年代末,它体现了洞头拢蛎壳业达到了辉煌时期。这拢蛎壳船是那么气势,其生产技能是那么先进,当年,是那么令人赞叹。

  蛎壳,被称为海底的“石灰石”,可作为生产水泥、石灰、贝壳饲料等原料。海底的蛎壳,是因为千百年来生长在海岛岩礁上的藤壶(俗称“戳子”)和牡蛎(俗称“蛎勾”)等贝类生物被巨浪击碎后其壳流入海底的累积物。洞头是海岛县,由168个岛屿和176个礁石组成,岛礁上生长着无数的贝类生物,所以海底蛎壳资源非常丰富。据国家地质研究所测定,绝对年龄为3035±75年。拢蛎壳的“拢”是打捞的意思,简言之,就是把海底蛎壳打捞上来,俗称“拢壳”。蛎壳捞上来,或者卖给本地或售给外地烧制石灰的企业,烧制石灰用于建筑。

  洞头海岛的拢壳作业是从乐清引进的,大约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盛行于20世纪60—70年代。1982年前均为人工操作,1982年开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洞头县投资800万元,组建了海底建材资源开发公司,拥有1艘1000吨级钢质自航挖壳轮,洞头的拢壳作业开始实现机械化。

  进行手工拢壳作业,除需船只外,主要生产工具还有捞竿、壳斗、捞袋、绞筒、壳筛等。捞竿,用大而直的8—9株毛竹破空中节连接起来,用铁箍固定,长约20米。壳斗,铁板制成畚斗型,连接捞竿下端。捞袋,尼龙绳编织,网眼2厘米,系在壳斗上。绞筒,用直径8厘米,长3米的空心钢管,分三段,每段中心对称地打穿2.5×18厘米方形孔,插入硬木制成的绞齿板。壳筛,用毛竹制成,底部60厘米,上口为2.1米,圆形,高60厘米,整个形状像汤盘。拢壳时,船老大1人掌握捞竿,定方位,用绳扣住捞竿,慢慢放入海底拢蛎壳。在老大操纵下,随流而动,将蛎壳拢进壳斗内。尔后,3个伙计操作绞筒,把壳斗提到海面。然后,一起将事先备好的系在壳斗上的绳索用力拉住,另1人在舢板上将事先备好的放在大船边的壳筛插到壳斗下,将拢上来的蛎壳倒入壳筛中。然后用一种棒槌式的工具(俗称“壳打”)往壳筛上反复敲打旋动,去其附带的泥土沙质,最后倒入大船舱中。这是整个作业过程,捞满1艘船400桶左右,大约需要拢1个星期左右。拢壳作业劳动强度极大,非常劳累,但当时收入较为可观。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手工拢壳便逐渐消失。

  1982年组建县海底建材资源开发公司(简称“海资公司”)后,不仅有1艘1000吨级自航挖壳轮,还配备6艘运输船和2艘辅助船,既减轻了拢壳的劳动强度,又提高了生产效率。1985年至1992年,处于上升阶段,蛎壳采挖量不断增长,至1992年达16.82万吨,达历史高峰。1993年后便走下坡路,至1995年,县海资公司停产解体。

  如今,洞头的拢壳作业已消失,但让我们记住这段历史,记住我们先辈曾经的勤劳奋斗!

  本篇图、文由洞头区档案馆提供

关键词:

编辑:郭芬芬

洞头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洞头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它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洞头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致电,联系电话:0577-6343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