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洞头网   ->   洞头新闻   ->   社会万象 -->正文
洞头网视
洞头图文
阅读排行
【美丽洞头】王卫东:守艺33年 一雕一琢皆生活
2019年05月08日 10:25:58来源:洞头新闻网
核心提示:在洞头海岛五彩缤纷的民间工艺中,贝雕作品最为绚丽多姿。从贝串、贝堆、贝雕画到圆雕,经过百余年的发展,洞头的民间艺人不断发现、创造、继承和创新。在这里我们不得不说说有这样一位匠人,仍在为贝雕艺术的传承与创新默默坚守自己的行业,他就是王卫东。

  洞头网讯(记者 李广华 陈超凡)在洞头海岛五彩缤纷的民间工艺中,贝雕作品最为绚丽多姿。从贝串、贝堆、贝雕画到圆雕,经过百余年的发展,洞头的民间艺人不断发现、创造、继承和创新。在这里我们不得不说说有这样一位匠人,仍在为贝雕艺术的传承与创新默默坚守自己的行业,他就是王卫东。

  嗡,随着打磨机齿轮的不断转动,没看清王卫东如何转动手中粗糙的贝壳,一个“花瓣”出现在他掌心,时间不过3分钟。一凳,一机,一匠人,与身后数不清、大小不等的贝壳原料,在光晕微黄的暖光中自成一个世界。王卫东正在完成他的新作《香炉》的核心部分。

  王卫东告诉记者,他现在制作的是洞头东海贝雕博物馆收藏的一个清朝时期的香炉,根据现代的工艺,接下来他要做一些中间的花卉的图案。

  王卫东,东海贝雕工艺品有限公司车间主任,国际注册高级工艺美术师,首批温州优秀民间人才,2015年获得温州市第三轮首席技师称号;2016年被评为温州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贝雕”代表性传承人;2019年,王卫东还获得温州市“劳模”的荣誉称号。

  从19岁到52岁,王卫东在贝雕行业坚守了33年,磨过的贝壳有几百吨,参与制作了近千件的贝雕作品。当人们惊叹那些瑰丽眩目的贝雕作品时,却不知道他为此付出了多少心血。

  上世纪90年代初,洞头贝雕的发展处于鼎盛时期,就连在巴塞罗那奥运村里都可以发现洞头贝雕的足迹。后来,受到名贵贝壳原料日渐稀缺不断涨价、工厂流动资金短缺以及人才设备等因素的影响,洞头贝雕生产出现滑坡,生产规模、品种式样、销售总量,都无法与鼎盛时期相提并论。

  “我们认识到这种产品应该还有种提升,我们整个团队就重新研发了很多新的产品,在人们的生活当中融入螺钿工艺,让大家更加接受它。后来我们觉得国内的婚庆市场比较火热的,就设计了几款针对婚庆那个礼品的几款首饰盒。”王卫东说道。

  沉浸于贝雕工艺中33年,王卫东了解所有贝壳的习性,只一眼就可以判断出打磨后贝壳会呈现出何种内在、外观颜色。他的床头永远放着笔和纸,灵感来时便在随手可及的本子上画构图。多年来,王卫东用手工的温度,焐热了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在望海楼一楼大厅,由王卫东参与设计制作的《帆锚相依》贝雕高高竖立在这里,这座贝雕帆高5.7米,总面积70平方米,用8923斤的野生三角蚌蚌壳打磨嵌制,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贝雕件,还曾获得上海大世界吉尼斯记录。

  “当时旅游局把任务交给我们后,我们的团队设计了好几种方案,原先我们用了加工的比较精致的驴耳贝拼接起来,但是发现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后来团队工作人员经过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不断在选料,再设计,用三角蚌直接把它打磨,拼接成鱼鳞状鱼鳞一样的东西,把它研制而成。”王卫东说道。

  振兴贝雕光说不行,还得有作品,得有前人没做过、能融入百姓生活的作品。走进洞头东海贝雕艺术博物馆,代表洞头贝雕工艺、技巧新高度的《满园春色》《草堂松风》等大型立体贝雕皆出自这里。

  “王卫东师傅最让我们尊重的地方就是他对贝雕的热爱”。洞头东海贝雕博物馆馆长陈灿渊告诉记者,王卫东平时不善言辞,身体力行的把洞头贝雕这项非遗进行推广。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王卫东也从技术骨干成为车间主任,再到后来的国际注册高级工艺美术师,首批温州优秀民间人才。同伴大多离开了贝雕行当,而他依然沉浸在贝雕世界里,从青葱岁月到知命之年,他的一生追求,已与贝雕融为一体。

关键词:

编辑:陈莉莉

洞头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洞头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它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洞头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致电,联系电话:0577-6343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