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洞头网   ->   洞头新闻   ->   洞头要闻 -->正文
洞头网视
洞头图文
阅读排行
【直击“两会”】区政协委员发声 满满都是“干货”
2019年02月23日 15:56:00来源:洞头新闻网
核心提示:蓝图绘就,信心更足。在区“两会”期间,区政协委员做了精彩的大会发言。他们分别围绕打造海峡两岸同心小镇、城乡垃圾分类、唱响“沙滩音乐”、改善洞头城区交通、做大做精“海霞文化”、打造多层次植被景观等方面建言献策,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给出了高质量建议。

蓝图绘就,信心更足。在区“两会”期间,区政协委员做了精彩的大会发言。他们分别围绕打造海峡两岸同心小镇、城乡垃圾分类、唱响“沙滩音乐”、改善洞头城区交通、做大做精“海霞文化”、打造多层次植被景观等方面建言献策,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给出了高质量建议。

王振宇。

  王振宇委员:区委一届五次全体会议提出,要实施海峡两岸同心小镇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力争在对台合作交流上取得重大突破。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具体实践。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拓展发展机遇、扩大创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实现互利共赢、造福两岸人民。洞头和台湾两地血缘亲情深厚,语言一脉相承,具备产生亲近感的天然基础,同心小镇建设对推动我区文化、旅游关联产业深度融合,集聚人气、商气,建设海上花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扩大两岸交流,增进两岸融合,筑牢全域打造海峡两岸同心小镇思想基础,为此,我建议:

  邀请台湾各界人士来洞头,举办每年一次的各种专业论坛,邀请台湾地方官员、商人、文艺人士等前来洞头考察、经商、采风、写生,提升洞头在台湾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走出去增进了解。建议将台湾高雄、南投等地作为职工疗休养的目的地,组织开展干部职工赴台湾疗休养活动,为全区干部职工了解台湾风土人情,更好服务同心小镇建设打好基础。

优化待遇、提升环境。争取在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给予他们更多的待遇,为他们在洞头的生活提供便利。

胡鹏飞。

  胡鹏飞委员:我来自东北,是一个乐手,洞头对当年的我来说,就是诗和远方,所以,我就来洞头创办了花石间民宿。我觉得,洞头在旅游文化发展方面存在一些短板。一是本土文化的历史文化商业价值开发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等原因,附加值开发不够明显。二是创意和科技创新融合不够。洞头的文化旅游急需融进新的玩法,如新业态、新产品、新IP和新媒体,重点是运用创新理念引领融合。对此,我建议:

  举办东岙沙滩沙滩音乐live,集中洞头本土音乐人,以小型乐队现场弹唱为主,也可以穿插其他互动类节目。不设专业舞台,但要精心设计灯光和周边环境,以便游客手机拍出的画面清晰、美观,演出随性自由,便于游客参与互动。在宣传方面,可以通过洞头发布、文广旅体局目前运营的短视频账号,请专业的拍摄团队对成熟的表演形式进行宣传推广,努力打造属于洞头的本土网红,通过网红效应提升游客流量,带热洞头旅游,丰富文化旅游内涵。

  注册并打造洞头自己的沙滩音乐节,逐年举办,不断完善。开始阶段可以邀请温州地区及温州周边城市的优秀音乐人,还有温州的专业演出策划团队来执行,这样可以大大的降低制作成本。通过长远规划,长时间的积累,争取用五年时间,把沙滩音乐节打造成洞头海岛旅游的一张新名片。枕着海浪,在家门口享受诗和远方,希望未来温州的文旅清单里,音乐和洞头不离不弃、文化产业遍地开花。

王秀兰。

  王秀兰委员:为建设我们美丽的海上花园,保护我们的家园,我呼吁政府要加强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视:

  培养和强化公民的垃圾分类意识,以教育宣传和制度来建立垃圾分类的公民意识和行为。将垃圾分类知识宣传至各阶层。同时,大力开展垃圾分类减量处理源头分类指导,不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专题培训,以做好分类垃圾日常监管维护和分类入户宣教指导工作,保证大多数居民能够正确掌握垃圾分类方法。

  尽快制定实施垃圾分类的政策法规和管理办法,健全垃圾分类回收制度与监督考核机制、建立积分制管理和激励机制。利用现有的智能垃圾回收箱,以二维码识别系统为核心、积分回馈制度为手段,制定群众乐于接受、便于实施、易于监督的激励措施。积极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特别要求机关、企事业单位、商场商店,饭店餐馆等先行一步,规定凡生产、经销或使用一次性塑制餐盒和大量包装垃圾的单位或个人必须负责回收。

大力提升处置能力,尽快建立分类垃圾的回收渠道,努力打造生活垃圾全程分类系统。对垃圾分类(现有)基础设施进行规划和布局,升级改造,加大垃圾中转站、收集设施、转运设备建设力度,添置或改造垃圾分类收集清扫车。

张剑亮。

  张剑亮委员:我结合出行观察分析及前期调研,从交通组织、道路建设等方面对提高洞头城区交通通行能力提出几点看法。

  开通中心步行街的公交线路。中心街的商业氛围和人员聚集功能已逐渐减弱,应该考虑中心街的步行功能改为限制性车辆通行。

  中心街周边设置非机动车停车区域。对中心街周边合适的建筑(如原交通局、农机大楼或原电影院)进行拆除。拆除后的空地,可以进行适当绿化,作为群众的休闲场所,同时,设置专门供电动车、自行车的停车场地,有效解决中心街、农贸市场周边的非机动车停车难题。

  将岭背路设置为单向行驶。将岭背路设置为允许岭背路与烈士路交叉路口往岭背路与城南路方向行驶,与烈士路的单行方向配套,杜绝东屏片区车辆通过岭背路进入城区,可以有效缓解烈士路口、车站路、区政府路口的交通压力。

  打通顶寮路与岭背东路的通道。将现有的顶寮路贯通连接到岭背东路,从而在车站路、顶寮路、岭背东路、岭背路形成一个循环。东屏片靠近岭背周边的车辆可以通过顶寮路进出城区。顶寮路开通后,解决了岭背路高峰期间双向通行的拥堵状况。在城关小学大门设置在学校的南侧,学生上、下的通道改到顶寮路原有停车场附近,设置学生步行的专用道路,确保学生的出行安全。

拓宽建设大朴老路与环岛路连接通道。分别在双朴隧道北侧出口的大朴庙、小三盘庙,在原来较窄老路的基础上进行拓宽。可以让进入望海楼景区的车辆绕开城区,减轻城区的拥堵状况,该道路的拓宽也方便小三盘村、隔头村等原双朴片的车辆进出洞头峡大桥、330国道。

释芳振。

  释芳振委员:洞头和舟山一样是一个海岛佛国,寺院综合实力的提升对城市发展、旅游发展、文化建设、道德引领等各方面影响巨大,在助力洞头旅游发展等方面,佛教界责无旁贷,也大有可为,我建议:

  寺院综合实力提升可助力城市“越建越美”。建议区委、区政府要充分考虑洞头寺院发展需求,提前做好规划布局,为寺院群今后发展预留空间,提前合理布局停车场、步行街、商业店铺、公园等文化类设施,支持重点寺院发展,提升城市品位,引领社会、经济等各项事业综合发展。

  寺院综合实力提升可激发旅游文化内涵。目前寺院已具备祈福、禅修、朝圣等功能,随着接下来中普陀佛教文化园的建设,中普陀寺将能够让香客体验富有中国特色的禅修、素食、祈福、放生、养生等文化内容,从吃住旅等方面系统性为香客带来独特的文化体验。建议区文化旅游部门能够将中普陀寺等寺院纳入全区旅游的推荐点,引入旅游团队,合理规划旅游线路,推进我区旅游发展。

寺院综合实力提升可为海岛旅游带来人气。寺院综合实力的提升,可以引导洞头民众祈求美好、共建家园,为民众提供一个个祈福圣地。有利于推动弘扬“善行”,二则可以为洞头旅游带来“人气”。而且佛教活动没有季节性,秋冬季都有系列大型祈福活动,在引领人心向善的同时,也能够极好地在洞头的旅游淡季带来客源。建议区文化旅游部门能够结合群众祈福需求,与各大寺院共同策划祈福、放生、传统文化等各类活动,配套发展佛教旅游周边产业,为我区旅游发展持续带来人气。

杨燕辉。

  杨燕辉委员:我这次大会发言要呼吁的是做大做精“海霞文化”,助推“海上花园”建设的几点思考。

  与时俱进,深度挖掘“海霞文化”新时代内涵。包括如何探索融入温州大都市、挖掘主题文艺新创作、选树培育最美好典型。“海霞精神”与“温州精神”一样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海霞精神”的“励志奉献”正是新时代温州奋斗者的价值追求,这也是温州精神所缺少的内涵,将“海霞精神”融合到“温州精神”当中,互融互促。积极与文化媒介进行交流合作,通过走访老民兵,搜集回忆录,创作一批以“海霞”为主题的金曲、小品、话剧、影像等文艺作品。推出以“海霞”冠名的“最美”系列评选。

  整合资源,统筹推进“海霞文化”多形式发展。尤其是要做好文创产品设计研发,依托海霞村做好海霞营地等红色旅游项目开发,积极让文化融入城市建设,让海霞品牌更深入人心、深入生活。

拓宽途径,探索构建“海霞文化”全方位宣传。6月20日是女子连建连日,充分运用好时间节点,加大宣传推介,推动国际旅游岛建设。利用青少年传播。编辑“海霞文化”相关教材,从中挖掘德育资源,青少年在实践中寻觅知真、感悟精神和传播“海霞文化”。要充分运用新媒体,营造学习“海霞精神”浓厚的舆论氛围。积极探索“海霞+”队伍。探索成立第三产业以海霞冠名的社会团体,如海霞女子导游排、景区服务排、餐饮服务排、海霞民宿女管家、海霞女掌柜等,有效组织开展各类服务活动,为洞头打造国际旅游岛提供更优质的“三产”服务。

施立松。

  施立松委员: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社会振兴,更是生态文化振兴,要面向未来做好人的提升。我建议:

  深化对乡村价值的认识与理解。要发现乡村的生产价值、生活价值、生态价值,让古老农耕文明蕴涵着的尊重自然、敬畏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得到有效彰显。推动乡村多重价值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引擎,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乡村文化元素,与城市形成互动。

  建设现代乡村文明。要对传统乡村文明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按照“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求,保护和开发利用好历史文化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把握好乡村发展的养老、旅游、乡居三个新市场及衍生的乡村艺术等五大新产业、大数据等新工具。加强文化资源的挖掘和运营,留住乡愁,用IP撬动更大的价值,拉长产业链。运用好在职或退休干部、经济能人、文化名人、大学生村官等乡贤资源,促进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融合。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要利用农村电商渠道进来的人才流、信息流、文化流等,改变乡村传统观念,移风移俗,促进乡村文明在新时代焕发生机,借助各种新技术创造品牌农业与区域品牌。

郭青松。

  郭青松委员:如何做好海岛旅游特色,把洞头变成全域全年旅游景区,构建多层次的不同季节的植被景观,我提出以下建议:

  打造有文化底蕴的植被景观。在霓屿网寮鼻料场景观及配套工程中,在平地上大量种植桃花或樱花,在山顶建一个蓄水池,旱季时直接从瓯江口抽水,建造一个人工瀑布,营造一个诗中中界山的意境,在石崖上刻出醒目的“洞天福地,从此开头”。另外在网寮鼻打一个隧道(或建一个人造隧道),直通霓屿正岙,让游客亲身感受“落英缤纷”“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感受通过山洞豁然开朗,看到海上紫菜梯田,进而引导游客参与紫菜文化体验中心。

  打造有特色的村镇植被景观。可以通过各村评选“村树”活动,由政府投资为村庄种植具有观赏性的树木,可以一村一树,可以多村一树,形成连片效应。主要是观赏树一旦种活,养护的成本低,形成连片景观后就能引来游客,给村民带来经济效益。

  打造有季节差异的植被景观。如果引导村集体和原有的开发集团双方出资,在破坏的山体大量种植四季观赏植被,把山体变成景区,探索民营经济和集体经济共同出资参与海岛生态文明的建设,这既可以实现多赢。

胡建雄。

  胡建雄委员:为了促进我区养老服务的快速发展,建立并完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迫在眉睫,谁都有老的时候,善待现在的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因此我提出以下建议:

  政府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打通政策瓶颈,建立完善的医养结合政策体系,民政、财政、人社等部门必须理清职责、通力合作,制定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的建设规划和服务标准;制定符合实际的医保政策支撑体系,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各级政府应根据当地老年人口和医疗卫生资源分布状况等要素,合理调整养老机构的规模、数量和功能定位,提高为老年人群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水平和效率。

  应依托区人民医院解决失能老人的养老问题。在具备医疗条件的区人民医院,可开设专门的康养病房,为具备一定经济基础的失能老人提供全方位的生活、医疗服务。同时要加大养老行业医护人员的教育培训,大力推进在职培训,建立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凭资质上岗,建立一支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专业服务的高素质队伍。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引导他们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及时、方便的医疗服务,切实满足多元化需求。对健康老人,提供高水平健康咨询和健康体检服务;对有部分特殊需求的老人,可提供疾病诊治、心理咨询、护理、大病康复、临终关怀等服务,解决老年人看病不方便及老年人长期住院问题。同时,要制定应急预案,当老年人突发疾病、大病时第一时间转诊到上级医院得到专业便捷的救治。

  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医养结合的护理院。探索养老机构和医疗服务机构一体化建设,实行统一管理、一站式服务,服务项目也要从单纯生活供养向供养、教育、医疗、康复、法律援助等一体化服务转变,形成就近、便捷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

庄东升。

  庄东升委员:拆迁安置房建设是民生工程,政府要把好事做好,对此,我建议:

  强化精细化畅通信息渠道,降低建设成本。市场调研要充分,设立并及时更新当地安置户情况的联网数据库,根据调研情况制定相应的安置政策,确定项目建设规模,同时进一步扩大具体项目安置对象范围,实现街道(乡镇)本级甚至全局跨街道(乡镇)、跨部门安置。

  强化区级集中管控,实现统筹规划。由区政府成立安置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撤销街道(乡镇)级的农发公司,统一归集到区级建设管理平台,由区政府牵头统筹安置房建设计划,杜绝各街道(乡镇)自主开发建设各类安置房。

  建立区级管理团队,健全管理制度。建立区级安置房报批办法,明确潜在安置户数量挂钩建设规模,规范集中管理。建立专业的区级安置房建设管理团队,统一负责区各街道(乡镇)的安置房建设和运营。

  实行品牌公司代建机制,提高建设品质。建议将拆迁安置房按高、中档商品房标准来建设,通过公开招标等形式,选择社会信誉好、有社会责任心的品牌公司进行代建。并建立拆迁安置房建设项目联席会议制度。

  合理分配安置管理用房,盘活国有资产。盘活管理房权证办理模式,将管理用房用途性质转成“商住”,使管理房可以办理土地使用权证及房产证,并打通社会销售渠道,盘活国有资产,促进资金回笼。

  实行项目前期介入机制,加强配套管理。安置项目建设前应提前规划雨污管道、煤气、给水、电力、通信等相关市政配套和教育、医疗、商业等各项公建配套,及时组织会审工作,组建安置房验收小组,全程参与安置房验收,确保回迁住户利益。

杨建立。

  杨建立委员:由于我区电商起步晚,目前我区电子商务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为此我呼吁:

  以政策扶持作为推动“电商换市”的动力源。目前我区电商扶持政策有的已经废止,正处于一片空白,为使我区电子商务得到进一步提升发展,出台新的扶持政策,安排专项发展扶持资金,出台升级版电商扶持政策已迫在眉睫。加快建立由政府主导的电商综合园区,集电商零售、创业、快递物流、人才培训、配套服务等电商综合园区,努力创建省级示范电商综合园区。

  以集群发展作为推动电商产业提升的加速器。区政府应积极给予要素支撑,要着力打造特色明显、产业链清晰、服务体系完善的电子商务产业示范集聚区,加大电子商务产业园区的政策倾斜和扶持力度,引进专业电商园区运营团队,吸引电子商务企业集聚发展,形成产业“洼地”,发挥电商“抱团发展”的优势,壮大电商中坚梯队力量,推动我区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

  以体系建设作为推动渔农业电商发展的支撑点。目前,我区很多渔农产品都没有产品标准,也没有建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特别是在网上销售的渔农产品,消费者更加真假难辨。相关部门应加快制定各类渔农产品的标准和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加强对各类标准和认证的指导、扶持和监管,使各种认证和标准真正获得应有的公信力。同时,应尽快建立健全渔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强化上下游追溯体系业务协作协同和信息共建共享,不断扩大追溯体系覆盖面,实现渔农产品“从海洋,农田到餐桌”全过程可追溯,保障安全,推动渔农产品电商的快速发展。

童燕翔。

  童燕翔委员:随着国家二孩政策的放开,群众对学前教育要求也越来越高,政府应该高度重视这项民生工作,为此,我呼吁:

  加快对公办园的建设步伐,特别是新园建设力度。加快霓屿幼儿园新园和元觉幼儿园新园的建设步伐。开展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根据《洞头区发展学前教育第三轮行动计划》要求,需在2020年前建设完成小区配套幼儿园。

  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尤其是加大农村公办园名师的培养力度。

  均衡城乡学前师资的配置,适当增加幼儿园教师的编制数量,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师资编制安排的倾斜力度,切实解决农村学前教育用编难以满足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需要的困难。

  保障非在编教师工资待遇,完善劳动合同制幼儿教师工资待遇政策,按照幼儿教师的学历、岗位、专业技术水平,建立分层次、分岗位的薪酬体系,让幼教工作者觉得有“奔头”,从而提高优质师资队伍的稳定性。

  加快幼儿园办学模式变革,尝试集团化办学模式,通过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协调,以一所优质园为龙头,将若干所不同特点的幼儿园组建为“教育集团”,各幼儿园在教育思想、幼儿园管理等方面实现共享、互通、合作、共生。推进委托办学模式,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体,将若干所相对薄弱幼儿园委托给优质幼儿园管理,促进托管幼儿园的整体水平和教育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关键词:

编辑:陈莉莉

洞头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洞头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它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洞头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致电,联系电话:0577-6343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