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洞头网   ->   资料 -->正文
洞头网视
洞头图文
阅读排行
实施旅游兴区战略 精准发力补短板
2016年12月29日 10:41:00来源:洞头新闻网
核心提示:五年接待海内外游客2008.5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0.85亿元。2016年1-10月,全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10.42万人次,同比增长20.92%;旅游综合总收入23.14亿元,同比增长21.05%,旅游经济实现快速蓬勃发展。

海岛百家宴。

浙江省体育社团风筝比赛。林加杰 摄

  多措并举洞头旅游发展全面“花开”

  五年接待海内外游客2008.5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0.85亿元。2016年1-10月,全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10.42万人次,同比增长20.92%;旅游综合总收入23.14亿元,同比增长21.05%,旅游经济实现快速蓬勃发展。

  临海栈道、冰雪王国、渔家民宿、离岛露营……随着交通体系不断完善和“全域景区化”理念的更新,洞头旅游已告别“靠海吃海、景色留人”的单一局面。通过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丰富文化内涵、体验项目、特色景观等措施,将散落的景区串联并形成精品路线,海岛慢生活的休闲度假体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瞩目洞头,更不断提升着海岛市民的生活品质。近年来,洞头紧紧围绕“海上花园”宏伟目标,坚持加快同城发展,牢固树立“旅游主业化、全域景区化”的发展理念,积极推动旅游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相融合,不断做优旅游环境、做大旅游项目、做活旅游市场、做强旅游企业,有力打响“海上桃源·风情百岛”品牌,旅游产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彩石、虎皮墙、青瓦、古石巷……此外,洞头还出台《关于加快渔家乐民宿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洞头县渔家乐民宿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创新管理模式,突破审批瓶颈,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助推海岛特色民宿发展。今年4月底,花岗渔村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将打造成集渔村观光、民宿住宿、亲子体验、养生休闲和特产消费于一体的旅游休闲综合体。“家里的老房子租出去有租金拿,如果游客多起来,还可以做点小生意,挺好的。”洞头不少村民对民宿项目前景充满了期待。目前,洞头民宿呈现遍地开花之势,东屏大北岙村、东岙村、北岙海霞村、下尾村等地各类民宿推陈出新,出现了“恒邦·那鹿湾”休闲创意村、沙岙月半湾渔家风情艺术村、岩海凸垄度假山居、花石间、海海人生、怡蓝湾等特色民宿群。目前全区渔家乐民宿总量达到189家2338张床位。

  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旧房改造项目,洞头区共投入各类基础建设资金8100多万元,建成美丽乡村精品村21个,形成了“红色海霞”“洁净寮顶”“美食东岙”“生态白迭”“秀丽小荆”等一批美丽渔农村品牌。一幅海岛美丽乡村的精美画卷,正在逐渐绘就。

  2011年洞头成为全省首批6个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县之一,2012年荣获“浙江十大欢乐健康旅游城市”,望海楼成功跻身中国历史文化名楼行列,2013年荣获“浙江省十佳度假景区”,2014年荣获“浙江旅游总评榜年度旅游发展十佳县”。通过加快旅游综合改革、旅游项目建设,加大旅游业态培育和丰富营销手段等方式,洞头旅游环境不断改善,综合环境更加宜人,智慧旅游岛建设稳步有序推进。

  旅游兴区全域景区化稳步推进

  今年5月,《(2016年)温州市洞头区全域景区化概念规划设计国际方案征集预公告》发布,亮出了洞头“全域景区化”的设计目标与要求,号召国内外优秀的设计团队参与设计,迈出洞头实质性推进全域景区化的关键一步。8月13日,这份“招贤”《公告》的结果初步敲定。现在,通过这份由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给出的《温州市洞头区全域景区化概念规划设计》,已能初窥洞头全域景区的美好未来。

  通过对洞头海岛生态环境、旅游发展和城乡面貌的现状分析,结合今后发展战略和定位,依托洞头城市环境和生态环境优势条件,《规划》提出“蓝色康养·海上花园”的主线,以海洋旅游、康养旅游为发展导向,重点开发健康疗养、海上运动、海鲜药膳、自然教育、渔村民宿等各类休闲度假产品。实现度假、文化、康养等产业融合。该方案具体将分为近、中、远三期实施。近期目标是成为温州市旅游休憩基地,中期目标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远期目标则是成为国家旅游示范基地。

  同时,围绕洞头发展“海上花园”的总体定位,《规划》中还在海岛生态方面,提出将全区海、岛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相结合,实现海岛生态资源化的保护利用;在产业发展方面,提出以旅游主业化为导向,发掘培育整合海岛旅游资源,实现海岛旅游产业化的转变;在城乡环境面貌上,提出要彰显海岛渔村环境风貌特色,实现洞头城乡环境风貌向风景区环境的转变。

  洞头旅游兴区战略,不仅是今后的图景,而且是一以贯之的确实行动。

  在洞头,这里有广阔的海洋、宜人的海岛、最美的海湾、可口的海鲜和海霞的传承。结合这些优势,不少项目早已启动。在洞头北岙街道海霞村,除了闻名遐迩的海霞营地和纪念馆,村里还有许多写着1973、挂着红五星的海岛石头房,别具地方特色。近年来,随着美丽乡村建设推进,村庄、道路、环境不断改善,不少村民还办起了渔家乐和民宿。现在游客来到这里,不仅能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洞头先锋女子连纪念馆,一站式体验海洋文化与革命历史碰撞的魅力,还可以住在海霞营地,吃连队饭、穿迷彩服、过军事日、体验风情民宿,而旅游发展带来的收益,也为村民带来了实惠,实现了游客和群众“双赢”。

  纵观过去,洞头历届党委政府坚持把基础铺垫作为重点来抓,建成了大门大桥、洞头峡大桥、连港环岛公路和洞头110千伏输变电等一批工程项目,实现了连陆、通水、通电,交通网、市政管网建设全面铺开,并推进了新城区开发、状元南片和环岛西片围垦,推进大门集镇、霓屿新区建设,奠定了城区发展的新格局。同时,洞头上下践行“绿水青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通过拆违治水、六城联创等,环境建设成效显现,先后入选国家海洋公园、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入选全省首批基本无违建区,创成省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环境面貌的改善为推进全域景区化创造良好的条件。

  近年洞头在旅游发展上持续发力,旅游宣传营销腹地不断扩大,重大项目招商紧锣密鼓,掀起了旅游开发的新一轮热潮,譬如开发了东海第一临海悬崖栈道、环岛游、水乐园等旅游新项目,培育民宿、海钓等旅游业态,全区民宿数量达189家2338张床位,五年累计完成旅游接待1744万人次,实现社会旅游综合收入78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6%、17%。此外,撤县设区体制的成功转换,为洞头融入温州大都市区建设铺平了道路。在城市管理机制上,研究制定了十一个领域的固化措施,管理边界更加明晰。

  这些工作,实际上都是和当前目标相契合的,实施全域景区化,并不是一时之热,而是一脉相承的,是量变走向质变的必然过程,是海上花园建设的具体路径。

  精准发力补齐发展短板是关键

  区域要发展,产业要提升,重点是向区域要空间。记者从区旅委了解到,今后五年,洞头区将通过优化旅游空间布局、构建旅游产品体系、打造旅游品牌项目、提升旅游产业要素、拓展旅游客源市场、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等方式,进一步提升我区旅游兴区发展步伐。

  优化旅游空间布局,就是根据洞头区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和空间布局,结合洞头城市规划导向、区域交通格局,引导全区形成“一心二带五区”的旅游空间发展格局。依托洞头区“港、桥、岛、海”独特景观,打造77省道沿线渔乡风情景观带和大小门临港旅游休闲景观带,并以“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全力推进国家5A级旅游景区、离岛生活风情休闲区、生态岛屿主题度假区、都市生态农业休闲区及海霞红色旅游度假区建设。

  构建旅游产品体系,就是依托洞头海港海洋资源,以环海西湖新城和瓯江口新区建设为契机,丰富洞头海洋旅游产品层次,树立温州海洋旅游窗口地位,以温州发展时尚产业建设时尚之都为契机,在体育运动旅游产品中融入时尚元素,打造海洋特色运动时尚旅游产品。依托现代农业资源和洞头诸岛渔村渔业资源,突出渔乡岛韵的特色,重点推进洞头特色乡村旅游项目,推进旅游业态融合,提升洞头乡村旅游整体形象。

  打造旅游品牌项目,是依托海西湖蓝色港湾以及周边山、海、湖、港、湾、湿地等资源优势,错位发展、量身打造海西湖欢乐海岸、洞头海洋运动公园等重大项目,延伸海洋旅游休闲产业链。同时,建设中国海霞文化旅游区、望海楼旅游区等八大重点旅游区,打造旅游集散中心、东沙港休闲度假综合体等七大旅游综合体,优先培育发展渔村民宿集聚区。

  提升旅游产业要素,是加快推进洞头旅发公司的实体化运作,落实洞头旅游景区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进旅游景区的品质化、精品化发展,以建立目的地旅游饭店体系为目标,全面提高洞头酒店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优化洞头旅行社结构,鼓励旅行社增加新业务,加大洞头导游管理培训,提升洞头旅行社整体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拓展旅游客源市场,是以杭温高铁建设为契机,重点开拓长三角都市圈短途市场和海西区短途市场,同时大力开拓韩国和港澳台市场,围绕洞头旅游定位和形象口号,加大宣传促销活动投入,每年常态化定期举办中国·洞头妈祖平安节、海钓大赛、国际放生节等活动,加大媒体的参与度,借活动平台提升洞头形象,开启“智慧营销”新模式,加快智慧旅游技术应用。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是建立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增加客流聚集地的咨询服务点建设,形成覆盖全区的旅游咨询服务网络,通过“智慧旅游”、“数字旅游”提升洞头公共旅游信息服务水平等。

  今年,洞头区还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域景区化”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共包括6大板块21项内容。它相当于一纸“总战略书”,给“蓝图”的绘制定下了基调。

  可以说,“旅游兴区”战略正开启洞头全新的未来。全新的洞头区上下在前人智慧和共建力量的指引下,积累“全域景区化”磅礴之力,正朝着“海上花园”美好愿景一步步迈进。

  记者 陈宣锟 见习记者 陈莉莉

关键词:

编辑:陈莉莉

洞头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洞头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它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洞头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致电,联系电话:0577-6343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