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洞头网   ->   新闻中心   ->   温州新闻 -->正文
洞头网视
洞头图文
阅读排行
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1-3)
2016年03月23日 09:27:41来源:温州网–温州日报
核心提示:

  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1-3)
  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4-6)
  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7-8)
  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9-10)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温州主动适应和积极引领新常态,实现“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努力打造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标杆城市,实现“四翻番”目标的决胜时期。为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根据《中共温州市委关于制定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制定《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本纲要主要阐明温州未来五年发展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转型发展的历史抉择

  第一节 过去五年的发展成果

  “十二五”期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地方金融风波等各项风险挑战,凝心聚力、克难攻坚,有效扭转了经济下滑的困局,“十二五”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经济综合实力稳步增强。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4619.8亿元,增长8.3%,“十二五”年均增长7.8%;人均生产总值50809元;财政总收入677.9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3.1亿元,“十二五”年均增长9.7%。

  产业结构加快优化提升。不断丰富完善转型升级“组合拳”,产业结构得到优化,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达51.8%,形成“三二一”产业结构。传统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工业技改投资年均增长31.4%,“机器换人”和企业股份制改造成效显著。新兴产业培育取得成效,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36.8%。

  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以空前力度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十二五”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8万亿元,是“十一五”投资总量(3380亿元)的3.8倍。基础设施投资累计完成3860亿元,全市交通网、能源网、水利网、信息网、市政网等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完善,海涂围垦扎实推进,城市框架逐步拉开。

  城乡统筹发展扎实推进。城市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城市建成区面积达231平方公里,洞头撤县设区,温州城市从“瓯江时代”加快迈向“东海时代”。新型城镇化稳步推进,常住人口城市化率达68%,苍南县龙港镇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乐清市柳市镇入选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新农村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城乡收入比不断缩小。

  改革开放迈出新的步伐。深入实施金融综合改革、民办教育综合改革、社会资本办医综合改革、农村综合改革、民政综合改革等36个国家级改革试点和28个省级改革试点,政府、经济、社会等各领域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温州龙湾国际机场、温州港状元岙港区提升为国家一类口岸,实现对台空中直航和赴台“个人游”,海峡两岸(温州)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获批。

  社会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不断加大社会民生投入,重视办好教育、医疗卫生、社保、住房、交通、文化、生态环境等领域的民生实事,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以“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为引领的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著,节能减排任务超额完成,生态环境与居民生活环境不断改善,社会治安持续向好,“六城联创”有望圆满收官。

  五年来,全市上下始终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多措并举,着力促进实体经济回归,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加强民生保障,实现了经济社会总体平稳运行。

  注:1.[ ]内为五年累计增加或提高的数值。

  2.全市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绝对值按现价计算、增幅按可比价计算。

  3.人均生产总值按年平均常住人口计算,每百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量、每千人医生数按户籍人口计算。

  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于2012年和2015年口径调整,五年年均增速按每年实际增速平均。

  5.财政教育经费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全省从2013年开始不再下达具体指标任务,2012年的目标是21%以上。

  6.由于2013年统计口径调整,原“十二五”规划纲要制定的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调整为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两者绝对量不可比,但增速采用同口径比较数据。

  7.城镇职工及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013年口径调整为城镇职工及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纳入了新农合医保数据,故增长较快。

  8.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相当于生产总值比重、节能减排指标2015年数据为预计值,以最终公布数为准。

 

  第二节 未来五年的发展环境

  未来五年,国际国内宏观环境仍将持续深刻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对温州来说,需要认清形势,强化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

  从国际看,国际经济进入金融危机以来的深度调整期,在再平衡中实现艰难复苏。全球经济版图深度调整,经济重心持续向亚

  太地区移动。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国际和区域经贸规则主导权争夺加剧,地缘政治风险导致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全球科技和产业变革孕育新的突破,绿色低碳经济正在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从国内看,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改变,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战略启动实施,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一体化,以及自由贸易区、各类示范区等正在改变区域经济战略版图。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结构性产能过剩比较严重。从浙江省看,“十三五”是强化创新驱动、完成新旧发展动力转换的关键期,是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期,是加强制度供给、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期,是协同推进“两富”“两美”建设、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关键期,是防范化解风险矛盾、夯实长治久安基础的关键期。

  第三节 转型发展的战略基础

  从战略全局看,温州已经具备转型升级的坚实基础和先导优势。未来五年是我市实现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温州所具有的改革创新、温商网络、自然资源、地理区位、产业基础、人口规模等发展优势将进一步显现,为提升温州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发展地位奠定战略基础。

  但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温州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结构性、素质性问题仍然突出,地方金融风险对实体经济的消极影响仍将持续;产业结构路径依赖仍未改观,增长新动力尚未有效形成;半城市化问题依然突出,中心城区首位度亟待提升;资源要素、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制约更加明显;政府公共品供给与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仍不匹配。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需要我市在“十三五”时期着力加以解决。

  专栏1:未来发展的六大优势

  1.改革创新优势:温州拥有36个国家级改革试点和28个省级改革试点,其中以“民营经济”为特色的资源要素、社会事业等领域改革走在全国、全省前列;温州市场化程度高、百姓创业积极,高度契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导向。充分发挥改革创新优势,将为温州“十三五”时期转型发展增强后劲、提供动力。

  2.温商网络优势:温州有245万温商在国内外创业经商,68万温籍华侨遍布世界131个国家和地区;温商投资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境外园区数量居全国地市级首位。充分发挥温商网络优势,将有效促进“十三五”时期人才、资本、科技、贸易、项目等回归,形成温州人经济与温州经济协同发展的新局面。

  3.自然资源优势:温州处于北纬27-28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山江海岛湿地平原兼备,旅游资源丰富。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有利于温州“十三五”时期以优越的气候条件和生活环境吸引人才集聚,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4.地理区位优势:温州地处东南沿海长三角和海西区交汇区。在此区域中,宁波以南、厦门以北长约1000公里的海岸线中,城市发展水平普遍不高,长期缺乏一个高能级的龙头城市。温州不仅正处于此海岸线的中点,而且是南北两大经济区唯一交汇的沿海城市。充分发挥地理区位优势,伴随“十三五”时期对外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将加快温州在东南沿海区域的“城市隆起”。

  5.产业基础优势:温州传统制造业基础扎实,产业配套体系完善、产品市场占有率高。充分发挥产业基础优势,有利于“十三五”时期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优势产业集群,实现“温州制造”向“温州智造”升级。

  6.人口规模优势:温州常住人口全省第一,周边辐射人口约2000万;网民人数众多,互联网普及率达65%,可挖掘的消费市场巨大。充分发挥人口规模优势,有利于温州“十三五”时期在时尚消费、信息经济、现代物流、休闲旅游、生命健康等领域有所突破,在本轮消费和市场模式转型中占得先机。

  第二章 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

  第一节 战略定位

  未来,温州将着眼大局,立足实际,确立更高层次、更长时期的战略定位,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努力建设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东南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十三五”时期,温州将在经济发展、改革开放、民生改善、社会治理、环境建设等方面树标杆求突破,加快建设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标杆城市。

  第二节 指导思想

“十三五”时期,温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以“八八战略”为总纲,以“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为新使命,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和发展“温州模式”,深入实施“五化战略”,联动推进经济转型、城市转型、社会转型,努力建设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东南沿海重要中心城市、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标杆城市,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贯彻上述指导思想,推进“十三五”发展的基本要求是:

  ——坚持创新发展。突出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构建发展新体制,推动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坚定不移打好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把产业结构转型摆在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位置,努力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城市。

  ——坚持协调发展。加快温州大都市区空间结构优化和功能重构,以新型城市化为引领,促进城乡一体、区域协同、海陆统筹,形成集约高效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新格局,推动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统筹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补齐发展短板,调整收入分配格局,不断增强发展协调性和整体性。

  ——坚持绿色发展。深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持生态立市、绿色惠民,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构建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努力打造“美丽温州”。

  ——坚持开放发展。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契机,实施更加主动的国际化发展战略,打造高能级开放合作平台,推进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持续提升国际竞争力,开创温州开放新局面。

  ——坚持共享发展。加快社会结构转型,推进建设“橄榄型”社会。加快发展社会民生事业,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着力增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促进发展成果共建共享。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进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第三节 发展目标

  今后五年,要确保实现“四翻番”目标,建设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标杆城市。具体目标是: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以上。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5%。突出创新驱动和人力资本投资,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相当于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3%。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投资的关键作用、出口的促进作用,持续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城乡发展协调有序。发展空间格局不断优化,城市功能加快完善,巩固提升在全省四大都市区的战略地位。新型城市化有序推进,常住人口城市化率达到70%左右,户籍人口城市化率提高到55%;市区一体化进程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取得明显成效,美丽乡村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居民收入水平、基础设施通达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等方面差距进一步缩小,县县建成全面小康。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突出生态资源环境的民生保障作用和经济转型倒逼作用,把控好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黑臭河和地表水劣V类水质全面消除,PM2.5浓度明显下降,按照“不把违法建筑、不把污泥浊水、不把脏乱差的环境带入全面小康”的要求,打造生态低碳的绿色家园。

  ——人民生活更加幸福。“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人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就业质量不断提升,社会分配更加公平,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长7.5%,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加明显。

  ——治理水平稳步提升。治理法治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具有温州特色的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日益完善。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稳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体制机制障碍有效破除,市场发展动力、社会创新活力加快释放,努力成为全国全省新一轮改革排头兵和示范区。

 

注:  1.[ ]内为五年累计增加或提高的数值。

  2.全市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值按现价计算,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除每百名老人养老机构床位数为户籍口径外,其余人均指标均为常住人口口径。

  4.2015年公安部户籍报表及城镇人口口径有较大调整,故2015年户籍人口城市化率与上年变化较大。

  5.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目前温州无数据统计,故2015年和2020年数据空缺。

  第四节 战略重点

  围绕“十三五”发展目标,必须精准发力,突出四大战略重点:

  ——综合交通先行。着眼于温州都市区构建,加快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以“直通高铁、加密高速、提升机场、优化港口、发展城轨、完善城网、建设枢纽”为抓手,加快实现对外交通互联互通、快捷高效,对内交通通畅有序、换乘便捷,进一步改善温州区位交通条件,努力打造我国东南沿海重要交通枢纽城市。

  ——陆海统筹推进。着眼于东部新增长极打造,大力推进湾区经济发展。重点谋划构建东部区域发展新格局,深化交通导向型开发模式和产城融合发展理念,科学实施海涂围垦建设,推进海岛、海湾、海港“三海”联动,全面实现东部发展环境联合共治、产业协调共育、新城一体共建、设施互联共享,开创产城融合的东部发展新局面。

  ——城区首位度提升。着眼于都市核心区集聚辐射力增强,推进市区城市面貌根本改善和城市功能品位提升。大力实施市区70个以上城中村整体连片改造,推进旧厂房、旧市场搬迁改造和旧小区改造提升,切实改变城市形象。推动中心城区空间布局、产业结构、环境整治、城市管理、服务质量加快转变;增强中心城区交通、教育、医疗、文化、金融、商务等要素集聚辐射能力,促进城市发展由粗放向精致转型。

  ——产业人才联动。着眼于温州实体经济提质提效,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人才引进培育。着力打造高端产业平台,加大对领军企业、高成长型企业扶持力度,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和小企业“铺天盖地”的生动局面;完善人才政策,形成能吸引人、留住人、成就人的良好环境,加大招才引智力度,促进产业人才联动发展,推进产业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第三章 建设高能级的现代化大都市

  以综合交通建设为突破口,改善温州区位交通条件;以城中村改造为重点,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以提升城市功能为切入点,建立弹性适应的现代化城市运行管理体系,为建设现代化大都市提供有力支撑。

  第一节 打造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优先发展对外综合交通。把综合交通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强化交通导向型的城市开发理念和模式,实施综合交通投资倍增计划,打造我国东南沿海重要交通枢纽城市。加强与国家高铁干线的连通,规划建设杭温高铁、温武铁路,积极谋划温福高铁,加快融入全省“1小时交通圈”;加快高速公路建设,推进高速连接通道规划建设,新增高速公路300公里,高速公路密度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形成“两纵两横两连一绕”的高速路网格局,实现全市高速公路“县县通”;实施温州龙湾国际机场扩能提升,加快成为千万人次以上客流的区域性航空枢纽港,航空货邮吞吐量达15万吨;大力推进温州港整合提升,积极融入全省港口一体化发展,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1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达100万标箱;按照一体化布局建设、零距离换乘、无缝化衔接的要求,大力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专栏2:对外综合交通建设重点

  铁路:开工建设杭温高铁,推进温武铁路前期工作和温福高铁规划研究,建成乐清湾港区铁路支线,启动既有金温铁路电气化改造。

  公路:全线贯通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温州段)和温州绕城高速,建成龙丽温高速公路文瑞段、文泰段;启动金丽温高速东延伸线、龙丽温高速文景段建设;规划研究龙丽温高速至甬台温复线高速公路联络线(南连高速)、乐清湾港区疏港高速公路(乐清-永嘉-缙云)(北连高速);全面完成国道G104改建,全线贯通国道G228、G330,逐段升级G235、G322,有序推进省道S216、S217、S218、S219、S220、S324、S325、S326、S327建设。

  空港:建成温州机场T2航站楼及航站区配套工程、货运区及生产辅助设施,完成温州机场扩建,建设一批通用机场和应急起降点。

  港口:重点推进乐清湾港区C区一期工程、状元岙港区二期工程、洞头大门散货中转码头工程、平阳港区提升工程、温州国际邮轮港等项目建设。

  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建设温州北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建设以温州机场为核心的东部综合交通枢纽,进一步完善温州西(铁路温州南站)综合交通枢纽、温州南综合交通枢纽,形成东、南、西、北四大综合交通枢纽格局。

  加快市域快速通道建设。推动都市区主中心连接副中心、县城以及重要中心镇的快速通道建设,加快实现都市区内部通勤一体化,形成市域内“1小时交通圈”。加强国省干线公路改造力度,形成功能清晰、结构合理的国省干线公路网,构建各县(市、区)到中心镇“半小时交通圈”。加快市域轨道交通建设,建成投用S1线一期、S2线一期工程,加快推进S3线一期工程建设。加强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加快规划建设立体型城市快速路,打造合纵连横的快速路网,提高城市交通的快捷通达能力。

  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全面推进道路建设整治,以“道路有机更新”带动“城市有机更新”。深入实施交通拥堵治理工程,城市交通拥堵状况明显改观。合理分配城市道路资源,优化完善微循环和慢行系统,加强常规公共交通与轨道交通、枢纽站场有效衔接的设施布局建设。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积极谋划地铁等城市轨道交通,进一步优化BRT线路布局,完善轨道交通、快速公交、常规公交相协调的多层次公共交通体系。优化公交站点布局,加快首末站、停靠站建设,提高公交智能化水平,积极引导市民绿色出行,城区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到35%以上。加大公共停车场建设,建设一批生态停车场、立体停车库、桥下地下停车设施,有效缓解停车难问题,市区五年新增机动车泊位15万个。

  专栏3:市域交通建设重点

  市域铁路:建成投用市域铁路S1线一期(西起瓯海潘桥,东至半岛三站,线路长53.51公里)、S2线一期(北起乐清乐成,南至瑞安人民路,线路长62.95公里),力争开工建设S3线一期(北起温州站,南至瑞安新城广场站,线路长35.8公里),环大罗山市域铁路网络初步构建。

  市政道路:建成七都大桥北汊桥、瓯海大道东延伸及枢纽集散系统、温州大道东延工程等项目;加快建设滨海大道高架快速路等项目;研究谋划温瑞大道二期、城市东西向快速路等项目。

  第二节 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

  全力推进城中村改造。以城中村改造为突破口,全面优化中心城区空间结构、产业结构,美化城市环境,提升中心城区发展质量,增强要素集聚辐射能力。紧密结合“三重”区域(重点区域、重要廊道、重点项目)及水岸同治,整村改造、连片推进,五年内全面完成市区70个以上城中村改造整治。拓展城市建设融资渠道,积极争取国开行、农发行棚户区改造等专项贷款,形成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的城市建设融资体系。结合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利用,进一步提升拆后利用水平。加快市区“退二进三”步伐,切实改变城市商住区、工业区、城中村相互混杂的现状。实施城市门户、主干道、历史街区、旧厂区综合改造,推进城市有机更新。

 

  加快中心城区特色发展。坚持高标准定位、高质量建设,以重点突破带动城市提升发展。鹿城区重点围绕滨江商务区、中央绿轴、双屿综合整治和七都新城等区块,积极培育五马-大南千亿级商圈,加快以楼宇经济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打造现代商贸与历史文化相融合的高品质核心区。龙湾区重点建设中心区、浙南科技城、空港新区、状蒲片区等区块,打造生产性服务业优势明显、创新要素集聚的东部发展中心。瓯海区重点围绕中心区、站前商贸区、牛山片、梧白片等区块,依托高教园区,打造商贸、医教特色鲜明的高铁经济新城区。理顺大罗山管理体制,加快三垟湿地公园建设步伐。洞头区重点推进环海西湖城市核心区建设,启动全域景区化改造,实现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共建共享,加快同城发展、建设“海上花园”。

  建立市区一体化发展机制。以市区联动、统分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原则,加快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城市管理等一体化步伐。进一步理顺市、区两级关系,整合优化部门职能,建立健全一体化发展协调机制,推进城市运行管理高效有序。进一步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等多规融合,统筹市区土地、产业等各类资源配置,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强政策支持保障,统一市区招商引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就业保障等相关政策,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共建共享,逐步实现中心城区公共服务一体化。

  第三节 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巩固提升“六城联创”成果,进一步优化城市宜居环境。创新城市运行管理模式,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着力推进城市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智能化。加强城市设计,强化规划的控制力和引导力,着力构建大疏大密、层次清晰的城市空间格局。加强城市环境整治,深入开展市区入城口整治和示范街(路)创建活动,提升城市绿化、洁化、亮化、序化、彩化水平。加强城市噪声防治,着力提升声环境质量。科学合理利用地下空间,鼓励社会力量进行商业开发和建设地下停车设施。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统筹各类市政管线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快排水设施及管网建设、雨污分流改造、易涝点整治、应急强排设施建设。加强雨洪资源利用,加快“海绵城市”建设,提高城市防洪排涝减灾能力。推进城乡垃圾一体化收集、运输及处置体系建设,加快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和分类处理,促进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专栏4:城市功能品质提升建设重点

  城市市容美化:以瓯江、飞云江、鳌江三大江干支流和温瑞塘河等平原河网绿化为重点,建设“三江六岸”景观林带和塘河生态文化森林景观带。强化主次干道、居民社区、公园广场、农贸市场、窗口单位等重点部位及周边的卫生整治和管理,突出抓好绿化建设和养护,巩固城区环境整治成果。重点推进建设七都环岛带状公园、滨海公园、横屿公园、灵昆湿地公园、人文公园、温瑞塘河(瓯海大道-南白象段)沿河景观工程、金海湖公园及中心绿带、飞云江绿道。

  城市防洪排涝:以五水共治为抓手,完善“上蓄、中疏、下排、外挡”的水安全工程体系。推进永嘉县楠溪江河口大闸枢纽工程等,提高主要江河流域“上蓄”能力,重点抓好瓯江、飞云江、鳌江流域的水患治理。

  城市污水垃圾处置: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建成中心片污水厂迁建、西片污水处理厂改扩建等工程,到2020年,全市县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保持在95%以上,建制镇污水处理率达到70%。加快推进垃圾分类收运和分类处理,建成温州市餐厨废弃物处置一期工程、西向生态填埋场一期工程等项目,到2020年,市区城市生活垃圾处置总规模达到4534吨/日,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不断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光网城市”、“无线城市”等工程建设,全面推进“三网融合”。推进政府大数据平台建设,建立温州城市云计算中心,提升政府信息化治理能力。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手段,整合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类公共服务资源,构建统一的信息惠民公共服务门户,形成全民共享的智慧民生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和均等化水平。到2020年,全市互联网普及率达85%,努力建成国家智慧示范城市、国家信息惠民示范城市、国家智慧旅游示范城市和“宽带中国”示范城市。

  专栏5:智慧城市建设重点

  智慧基础设施:重点推进高速信息传输网络、温州智慧城市专网等信息网络建设,加快城市级云计算中心、城市级数据资源中心、数据交换平台、城市信息服务平台、城市运行管理服务中心、信息安全保障系统、标准体系建设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到2020年底,互联网出口带宽达到10T,宽带网络和数字电视覆盖市区和农村所有乡镇,家庭普遍具备100M的宽带接入能力,形成4G+5G+WIFI的区域覆盖格局,力争城市级云计算中心服务政府部门覆盖率达到80%以上,基本建成基础设施智能化体系,成为全省云计算区域核心节点。

  智慧政府:重点推进智慧政务、智慧城管、智慧住建、智慧国土、智慧海洋、智慧金融、电子口岸等一系列智慧应用,打造“政务公开、规范审批”的电子政务服务体系、“协同服务、创新管理”的城市管理应用体系、“信息共享、知识中心”的政府决策服务体系,到2020年底,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办理水平在90%以上,政府公务行业全程电子监察率达到95%。

  智慧民生:重点打造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健康、智慧食安、智慧人社、智慧文化、智慧养老、智慧环保、智慧旅游、智慧社区、智慧公共安全、智慧水乡、智慧气象、智慧消防等平台,缓解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看病拥挤等城市问题,到2020年底,市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5%以上,市本级社区信息服务系统覆盖率90%以上。

  强化资源供应保障。加强城市水源保障,形成北以南岸水库、楠溪江供水工程为核心,南以珊溪、赵山渡水利枢纽为核心,辅以江河引水的南北互补、多源共给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到2020年,力争新增供水库容3.9亿立方米。以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为目标,大力推进核能、风能、太阳能、水能等清洁能源发电设施建设,新增可再生能源电网装机容量900兆瓦。推进输变电工程以及智能电网建设,新扩建和改造变电站500千伏3座、220千伏17座、110千伏67座。加快燃气管道建设与改造,建成天然气长输管道257公里,管道年供气量达到7.8亿立方米,实现省级干线沿线天然气“县县通”。建成甬台温成品油长输管道120公里,年供油量210万吨。

  专栏6:资源供应保障建设重点

  供水:重点实施“开源”、“引调”、“提升”等三类“保供水”工程建设,重点实施南岸水库、珊溪水利枢纽水源地人口统筹集聚和水源保护工程、岷岗水库工程、樟嫩梓水库及供水工程、温瑞灌区瓯江翻水站及干渠加固改造工程、赵山渡引水渠南干渠加固工程、瓯江引水工程等,完善净水厂站、配水管网,着力解决边远山区、海岛地区供水问题。

  供电:全面加快新能源项目建设,加快浙江三澳核电项目前期并争取开工,建成乐清、瑞安、平阳、泰顺等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成文成、苍南等风力发电场,加快交溪流域水电开发,建设泰顺抽水蓄能电站,谋划永嘉大亨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大力提升配电网发展水平,建设500千伏苍南输变电工程及扩建工程、天柱输变电扩建工程,建成220千伏龙东、磐石、钱金、大门等输变电工程,开展220千伏黄龙等输变电工程前期工作,建成110千伏马桥、泊岙等输变电工程,开展110千伏龙府、仙庄、深水等输变电工程前期工作。

  供气:建成甬台温和金丽温输气管道工程温州段并实现通气,建成中石化温州液化天然气(LNG)项目一期和温州华港液化天然气(LNG)周转储备中心项目;加快建设温州市区天然气输配工程及各县(市、区)天然气利用工程;争取开工建设文成、泰顺支线等省级天然气管网工程。 

关键词:

编辑:张汉珠

洞头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洞头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它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洞头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致电,联系电话:0577-6343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