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洞头网   ->   新闻中心   ->   温州新闻 -->正文
洞头网视
洞头图文
阅读排行
温州扶贫工作进入了新阶段 “欠发达县”成为历史
2015年03月10日 14:33:23来源:温州日报作者: 张睿 周海港
核心提示:

  温州网讯 全省推进26县加快发展工作会议近日召开,部署省级欠发达县摘帽等工作。温州永嘉、文成、平阳、泰顺、苍南等5县,将和全省其他21个县(市、区)一起,摘掉欠发达县帽子。这标志着,在温州甚至浙江,“欠发达县”这一称谓成为历史。

  除了自身发展,我市此次“摘帽”,也得益于全省经济发展的“水涨船高”。目前,26县人均生产总值接近全国县均水平,农民收入和社会保障标准,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欠发达县——

  多轮政策扶持五县一岛

  我市曾有文泰两个国家级贫困县,永嘉一个省级贫困县。上世纪90年代后期,文泰两县基本脱贫,永嘉摘帽。其后,3县和平阳、苍南先后被列为省级欠发达县,洞头没有列入但享受同等扶持政策,由此形成我市欠发达地区5+1局面。

  市农业局扶贫开发处处长李碎贤介绍,本世纪,我市配合省委省政府开展多轮扶贫行动。2000年,我省开展百乡扶贫攻坚计划,重点扶持100个贫困乡镇,3年实现脱贫。2005年,我市实施139富民攻坚计划,将全市139个欠发达乡镇作为重点扶持对象,涉及上百万困难群众。2008年,我市开展共同跨越六大行动,提出139个欠发达乡镇农村人均纯收入超6800元,70%以上低收入农户家庭人均收入超4000元,全面消除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其中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3年,我省实施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对象为家庭人均收入低于5500元的低收入农户和扶贫重点村,我市则把扶持标准提高到7500元。这一标准,已超过国际上大部分国家采用的贫困线,即每天2美元。同时,我省还对包括文成、泰顺两县在内的重点欠发达地区,进行两轮三年特扶。“从这些行动可以看出,温州扶贫工作重心逐渐下移,从县乡延伸到村居和个人。”李碎贤说。

  特色帮扶——

  金融扶贫成省内首创

  从国家级贫困县、省级贫困县,到省级欠发达县;我市摘掉这一顶顶帽子,离不开长期坚持的扶贫工作。金融扶贫,正是其中我市首创且有成效的措施之一。

  泰顺雅阳镇墩头村村民蔡祥秋,是尝到金融扶贫好处的例子。“一边要扩大茶园规模,一边却手头缺钱。是村扶贫资金互助会借给我两万元,买了茶苗和肥料,改造了老茶园,让我去年收入超3万元。”蔡祥秋用“及时雨”来形容互助资金的作用。

  泰顺县农业局扶贫开发科科长卢晓平解释,扶贫资金互助会类似村里的小银行,只要村民入股成了会员,就可以凭信用向互助会借不超过两万元的贷款,手续方便,利息也比银行低。这些互助会能弥补农村金融机构服务缺位,解决农民贷款难、特别是低收入农户贷款难的问题。

  2012年,我市在省内率先成立互助会,至今发展到286家,数量为全省之最。除了村一级,我市还尝试开设县扶贫资金互助联合会、县来料加工资金互助会、专业合作社扶贫资金互助会等不同种类的互助会。扶贫小额贷款,则是我市金融助力欠发达县的另一手段。由于借款额度比互助会更高,它成为个人、专业合作社创业的有效渠道。去年,5个欠发达县总共发放扶贫小额贷款2.56亿元。

  自我发展——

  期待脱贫奔小康

  近日,平阳出台《关于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工业强县的若干意见》,提出一手抓传统产业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做优做精做强机械、皮件、塑包等传统优势产业,整合提升发展时尚产业集群,着力打造产业新体系。这成为摘帽后,我市原先的欠发达地区增强自身发展能力的一个缩影。

  虽然我市将不再存在欠发达县,但欠发达地区要走向全面小康仍有很多工作。即便在全省相对落后的26县中,文泰两县仍处于靠后位置。正是出于这种考虑,全省今年对原欠发达县的政策、财政支持力度,以及结对帮扶和山海协作力度均不会减弱。“但如果不增强自身发展能力,上级政策再扶持也会落后。”李碎贤总结。

  为走上绿色发展、生态富民、后发崛起的路子,文成提出全域景区化发展战略,打造云江秀水闲情带、玉泉侨情枫彩带、山水奇观寻幽带、刘基故里民俗带。在此带动下,该县去年接待游客量达495.14万人次,增长12.32%,门票收入2494.53万元,增长84.09%,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9.36亿元,增长25.47%。泰顺县则以产业转型、绿色发展为基调,力求三次产业齐头并进。该县培育成长型、科技型、清洁型生态工业,并以“廊氡茶石鸟”五宝为依托,主推多元化旅游产品。

关键词:

编辑:张汉珠

洞头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洞头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它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洞头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致电,联系电话:0577-6343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