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洞头网   ->   洞头旅游   ->   游在洞头 -->正文
洞头网视
洞头图文
阅读排行
凸显渔村特色 打造“海上花园”
2014年12月22日 09:33:02来源:洞头新闻网
核心提示:2010年以来,洞头以“桃源洞头·风情渔村”为主题,深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经过四年多的努力,共投入美丽乡村建设资金6.9亿元,建成美丽乡村精品村18个,其中海霞村、寮顶村分别入选2013年省、市“最美村庄”;创成国家级生态乡镇5个,市级生态村63个,省级绿化示范村9个、市级绿化示范村30个、省级森林村庄8个、市级森林村庄10个,几乎覆盖全县所有渔农村。今年5月份,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荣誉称号,11月又荣获“2014年度浙江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称号,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保持全省前列,一个环境优美、百姓富裕的“海上花园”正逐步显现。

大门油菜花田。郑芯芯 摄

三盘渔家乐。图片由渔农办提供

  2010年以来,洞头以“桃源洞头·风情渔村”为主题,深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经过四年多的努力,共投入美丽乡村建设资金6.9亿元,建成美丽乡村精品村18个,其中海霞村、寮顶村分别入选2013年省、市“最美村庄”;创成国家级生态乡镇5个,市级生态村63个,省级绿化示范村9个、市级绿化示范村30个、省级森林村庄8个、市级森林村庄10个,几乎覆盖全县所有渔农村。今年5月份,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荣誉称号,11月又荣获“2014年度浙江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称号,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保持全省前列,一个环境优美、百姓富裕的“海上花园”正逐步显现。

  依海而谋 探索建设新路径

  规划设计特色化。编制完成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形成“一轴两环三岛”的美丽乡村精品线建设空间格局。按照“一乡一品”、“一村一貌”、“一屋一景”的思路,完成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小岛迁大岛建等专项规划,形成富有洞头山海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体系。

  整合资金高效化。统筹整合有限资金,以新渔村建设整村推进工程为载体,按照一般村100万元、提升村200万元的补助标准,结合其他涉农项目,整体推进渔村各项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2010年以来,共投入美丽乡村建设资金6.9亿元。以项目化方式统筹安排、协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从申请、选址、规划、建设、管理、验收等方面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提高财政补助资金使用效益。按照“政府主导、部门扶持、社会参与、村民主体”的原则,鼓励洞头乡贤和社会各界共建美丽乡村。2010年以来,共获得社会各界美丽乡村建设捐款800多万元。

  渔村建设集聚化。为解决渔村分散和离岛渔村整治难等问题,洞头把农房集聚改造与“小岛迁、大岛建”有机结合起来,无偿划拨国有土地,在本岛建设住宅区,引导离散度大、人居环境差的30多个村的渔农民向城镇和中心社区集聚,有效解决偏远海岛群众住房困难问题的同时,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实效。目前,已启动建设集聚点36个,可安置农户4300户,2012以来已安置农户1800户,其中温州市首个小岛迁大岛建项目——蓝港花苑现已启动农户搬迁入住工作。

  借海而建 彰显人文新魅力

  挖掘文化特色。加快推进11个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和小朴村文化创意园招商工作,重点做好海霞村、花岗村等海岛石头房古建筑村落的修缮保护。大力实施“一乡一韵、一村一品”特色文化工程,充分挖掘海洋放生、七夕祈福、妈祖祭典等海洋民俗文化,积极传承渔谣、船模、贝雕等民间艺术,建成东岙民俗馆、工艺馆等民居场馆,加强大瞿郑成功校场遗址等42处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使具有鲜明印记的历史文化、工艺品、建筑等得到有效留存。

  塑造村庄特色。积极打造精品村庄,根据村庄不同类型和特点,在同步实施整村推进工程的基础上,选取基础条件好、创建积极性高的村庄进行再提升,力求实现“一村风景别有味”的建设成效。目前,共投入各类建设资金6418万元,形成红色海霞、洁净寮顶、美食东岙、生态白迭、秀丽小荆等一批美丽渔村品牌。

  凸显区域特色。深入推进五岛连桥风光轴、环洞头岛连港蓝色海岸风情线、环大门岛碧海翠峰风韵线等精品线建设,通过借助海岛风光、跨海大桥等资源优势,结合全域景区化要求,对通景沿线村庄实施连线成片整治。目前已投入资金2.6亿元,建成总长约4.5公里的环洞头岛连港蓝色海岸风情线,并获评温州市美丽乡村示范精品线。

  亲海而治 树立宜居新形象

  一心一意护海洋。全面推进国家级海洋公园建设,目前海洋特别保护区面积占总海域面积的12.1%。加强近海污染治理,设立4个岸上废油回收点,启用3艘海上废油回收船和11艘海上清理船,引导海陆双轨合力截污。积极探索近岸海域垃圾整治长效机制,研究制定近岸海域垃圾整治工作方案,计划采取市场动作、自主清理、应急清理等模式开展近岸海域垃圾整治。

  一抓到底治乱象。结合四边三化、三改一拆等工作,深入整治渔村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等现象。截至11月底,全县已实现“无违建村”创建全覆盖,拆除违法建筑21.11万平方米。全面开展“美丽庭院”创建,创成美丽庭院暨美丽乡村样板户500多户。完善“户集、村收、乡镇(街道)运、县处理”的环卫管理运营机制,将农村生活垃圾补助标准从15元/人提高到30元/人,实现县域垃圾外运无害化处理全覆盖。实行城乡河面河岸一体化市场保洁,在温州市率先消灭垃圾河、黑臭河。深入实施环保专项整治行动,解决了困扰渔村多年的鱼粉臭气、羊栖菜废水等问题。

  一鼓作气抓治水。为切实解决陆上污染源头,全力抓好农村污水治理,力争三年任务两年完成。今年计划投入5900万元,实施设施新建和改造提升村38个,新增受益农户7350户。截至目前,有19个村基本完工,其余正加快施工。同时,坚持建管并举,率温州市之先实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专业化维护,全县已建成的77处涉及66个村的治污设施全部委托专业公司进行统一管理,确保治污设施正常运行。

  因海而转 搭建渔业新平台

  搭建渔业转型升级平台。针对“东海无鱼”的困局,该县积极出策引导渔民转型升级。培育发展现代都市渔业,开工建设全国规模最大的生态海洋牧场项目——鹿西白龙屿生态海洋牧场,在全市率先建造6艘海钓船,并对21艘休闲渔船实现规范化管理。鼓励老旧渔船梯度更新,用400万元财政资金撬动2亿元民资,改造老旧渔船50艘,捕捞生产综合效益明显提升。提质发展海水养殖,大力推广紫菜彩玻杆深水养殖,建立羊栖菜国内市场销售联盟。加快现代渔农业园区建设,创成省、市级现代渔农业园区13个,组建渔农民专业合作社94家。

  搭建渔村旅游发展平台。借助海岛渔村独特的地理优势与景观特色,鼓励发展精品民宿和渔家乐乡村旅游,引导渔农民转产致富。目前共培育渔家乐特色村省级3个、市级4个、县级6个,发展渔农乐示范点省级1家、市级11家、县级9家,全县渔家乐经营户(点)达154个,其中三星级以上渔家乐经营户31家。2013年渔家乐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110万人,营业收入达7221万元,同比增长15.2%。搭建扶贫造血输血平台。全面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贯通总长19公里的连港环岛公路,行政村公路通村率和通村公路硬化率达100%,行政村通班车率达97.6%;投入4.4亿元建成洞头(温州)陆域引(供)水一期工程及配套村村通、户户通供水管网工程;建成110千伏洞头输变电工程,创成省“新农村电气化县”。同时,深入实施渔农业强龙工程、渔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提升工程、扶贫富民工程,2013年共发放各类涉农补贴2亿元,实现了低收入渔农户脱贫致富能力的新提升。

记者 夏建伟

关键词:

编辑:丁静

洞头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洞头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它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洞头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致电,联系电话:0577-6343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