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洞头网   ->   洞头新闻   ->   洞头要闻 -->正文
洞头网视
洞头图文
阅读排行
市第八批非遗名录公布 洞头8项目上榜
2014年11月19日 09:00:00来源:洞头新闻网
核心提示:日前,温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了《温州市第八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134个项目中,来自我县的海蜇加工技艺、上梁习俗、蕃薯粉食品加工技艺、迎阁、木渔船制造技艺、三盘虾皮加工技艺、泥艋制作技艺、船眼睛习俗8个项目上榜。截至目前,洞头县共有各级“非遗”项目84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12个,市级44个。

海蜇加工技艺。

上梁习俗。

猫耳朵。

番薯粉芡。

迎阁。

木渔船制造技艺。

存放在望海楼的木渔船模型。

三盘虾皮制造技艺。

泥艋制作技艺。

船眼睛习俗。

  洞头网讯(记者 陈宣锟 通讯员 叶申仕)日前,温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了《温州市第八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134个项目中,来自我县的海蜇加工技艺、上梁习俗、蕃薯粉食品加工技艺、迎阁、木渔船制造技艺、三盘虾皮加工技艺、泥艋制作技艺、船眼睛习俗8个项目上榜。截至目前,洞头县共有各级“非遗”项目84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12个,市级44个。

  据了解,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精神,以及《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规定,温州市确定了“温州童谣”等134个项目为全市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抓紧制定各项目保护规划,落实保护责任和措施,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开发和利用。

  洞头此次上榜的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

  海蜇加工技艺

  海蜇是一种巨型食用水母,自古以来被列为“海产八珍”之一。洞头洋的海蜇生产历史悠久,很早就形成全国闻名的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海蜇市场。清代诗人王步霄专为洞头写过《海蜇诗》:“美利东南甲玉川,贩夫坐贾各争先。南商云集帆樯满,泊遍秋江海蜇船。”

  海蜇加工是一门学问,因为海蜇是含水分极高的海洋动物,一只成熟的海蜇,海里捞上来时的重量达几十斤,经“三矾”加工后重量不过两斤左右,洞头“三盘三矾海蜇提干”的品牌曾一度闻名国内外,是该县的拳头产品。

  上梁习俗

  “梁”是一根四米长的横木,用来连接房柱支撑屋顶,“上梁”是在新宅正厅房屋最高处安放一根梁,是新宅落成的重要标志。

  以前人们所建的房子大都是木石结构,而梁、柱子是房子木结构中的主要部分。对木匠师傅来说,中梁要计算准确,按放稳当,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对主人而言,上梁意味着新房建成,家宅平安,人财两旺。

  这一天,新宅的窗口、大门披上红被单,大红色毛毯,大门贴上大红对联,挂上大红灯笼。主人要备好酒席,宴请建房的师傅及送来礼金的亲友。现在建的房子大都是混凝土结构,没有中梁可按放,但“上梁”选日、做红圆、祭拜、“上梁”、亲友送礼,主人宴请等习俗仍然经久不衰。

  蕃薯粉食品加工技艺

  蕃薯粉即我们俗称的淀粉,首先是把蕃薯磨碎,经水洗、沉淀、干晒等几道工序,提取出雪白的粉末。人们对蕃薯粉的吃法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比如猫耳朵、蛏子羹、泡丸、蕃薯粉煎、蕃薯粉芡、墨鱼饼等其他食品,加工技艺一直流传到现在。

  蕃薯粉的出现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岛民的饮食,人们充分发挥想象力把蕃薯粉演绎得淋漓尽致,花样百出。两三百年的加工制作历史,十几乃至几十种样式的蕃薯粉加工食品受到本地及众多外来客的喜爱,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蕃薯粉加工技艺至今仍在不断继承和发扬。

  迎阁

  “顶街拨绳,下街迎阁”,这是洞头北岙街道流传了几代人的一句俚语。迎阁民俗源于清咸丰与道光年间,约150年历史,根据民间正月迎灯迎火鼎而来,相传从福建传入,乞求民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洞头人对陈十四娘娘信仰的体现。

  农历正月十四是陈十四娘娘生日,信徒都到娘娘庙顶礼膜拜,举办请陈十四娘娘全身迎送活动,遴选男童盛装扮娘娘,坐阁上,由四人抬着巡游。游行队伍前为大彩旗、大鼓、民间吹奏乐、鱼灯、元宵灯、千秋架等,队伍中有八仙、西游记、三国演义、杨家将、水浒、白蛇传、七仙女、龙宫水族等各种戏曲、神话、民间传说故事人物盛装表演。

  迎阁活动参与人数多,定神日男女老少有上千人;内容丰富,表达人们欢度节日,庆贺渔业好收成的喜悦心情,寄托对未来的美好愿望,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经久不衰。

  木渔船制造技艺

  船的修造工业在洞头始于南宋。清末民初只能造20吨以下的木质船,到民国25年(1936年)可造65吨位的木质运输船。地方曾先后成立过造船合作小组、造船合作社、联合造船合作社、地方国营洞头县造船厂。

  制造木渔船需设计好图纸,计算所需木材。造船要选时辰,点烛烧香,叩拜海神和祖先。“立浅”时要放鞭炮。用樟木或进口木造龙骨,龙骨就如同人的脊梁,在龙骨上排放横木固定。樟木制立骨,如同人的骨架,需固定在横木上。之后按龙头根、龙须、尾座、船舷板等各个部位,钉船眼需举行仪式。

  木渔船的特色表现为船底到船舷全部刷白,只有船首和船尾处涂少许红色,固有有民谣“新造白底头尾红,摇橹架桨驶布蓬“。渔船长久从事海上作业,船底部浸在海水中,时间一长,船底长起水苔、藤壶、牡蛎,还会有船蛆乘机钻入船板,这样一来,不仅船速减慢,木船板还容易腐烂。渔民除了用火烤船外,还用蛎灰把船刷白,使船蛆和水生物难以附生,便有了“白底船”的雅号。

  三盘虾皮加工技艺

  三盘虾皮确有名气,最出名的是其中的“芒种虾皮”。据三盘老渔民说,三盘芒种虾,京里有名。在清朝以前就有三盘虾皮生产,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

  虾皮季节分明,春、秋、冬三季生产,分别称为春白、八月白、冬白,贮藏颜色变化不大。芒种节气前后和初秋生产的“芒种皮”、“蒙虾皮”,贮藏后会自然变成橙黄色,其中以“芒种皮”为虾皮中佳品。

  虾皮个大、肉厚、色亮、味鲜的好质量来自特定的季节,特定的渔场,特定的生产方式和抢鲜加工等多方面因素。三盘虾皮食用方便,可煲汤、拌面、配菜,虾皮加工技艺体现了海岛渔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经验取得的成果。

  泥艋制作技艺

  泥艋是洞头渔民使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渔船。“踩泥艋”是洞头的八大巧之一,这种长五尺、宽一尺的泥艋具有灵、巧、快的特点,能更好地帮助渔民在滩涂上采摘紫菜、捕蟹捉虾,俗称“滩涂自行车”,是洞头渔民海上作业的好帮手。

  泥艋的竖板底部与龙船类似,前端稍翘,为减少与海涂的接触面以加快行驶速度。泥艋的制作简要概述为:固定框架、制作10等份的垫底弓固定在竖板上,将竖栏固定在10支垫底弓的两端并与竖板固定。之后安上底板,在中额板上凿两个孔,安两根管状木条和横柄,在缝隙处抹上桐油灰以防漏水。

  在广阔的海涂里每走一步都深陷泥涂,十分费劲,只有借助这一充满渔民智慧的工具才能在海涂上快步疾行,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船眼睛习俗

  洞头造船有独特的“龙目”制作和安钉仪式。有关船眼睛的传说,主要有两种:一是说鲁班造船斗鲨鱼留下的,二是说渔乌娒救神鱼得灵眼演变过来的。该习俗的传承历史和造船业发展一样悠久。

  首先,要选用最好的木材,大多为樟木。其次,确定大小比例,一是船眼大小与船体“龙骨”长度成特定比例,二是船眼的眼珠与眼白成特定比例。再次,确定眼珠与眼白的位置。最后,装钉船眼睛,举行仪式。

  这一习俗,体现了现实作用和精神理念的并行,表达对航行安全的终极夙愿。船有眼睛,渔民出海生产就有安全感;船有眼睛,渔民出海生产就有丰收的希望。一双船眼睛,折射出的是对航海安全的无限渴望,是“敬天”与唯物相结合的理性追求。

关键词:

编辑:丁静

洞头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洞头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它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洞头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致电,联系电话:0577-6343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