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洞头网   ->   人文洞头   ->   人文纪实 -->正文
洞头网视
洞头图文
阅读排行
世代读书梦
2013年10月21日 08:41:22来源:洞头新闻网
核心提示:

  ■邱国鹰/文 叶凌志/摄

  在洞头县,有一个村岙的名称颇为有趣:曾叫做洞头县洞头区洞头乡洞头村洞头自然村。后来,行政区划和称谓几经变迁,洞头自然村的村名依旧。

  在这个村里,有一座建于1933年的叶氏老宅十分显眼:位处宽敞大路一侧,面对洞头中心渔港。两层五开间的正门面,长达18米;门屋、厢房、正屋逐层推进,总进深度有28米。这么大体量的建筑,在80年前的小渔村,那可真是“庞然大物”!

  木石结构

  弥漫浓浓渔乡味

  我在叶宅第三代主人之一叶永源的陪同下,屋前屋后、楼上楼下细细地看,发现这座建筑很有个性。屋的正立面,用青砖按三顺一丁式的错缝结构,精心砌就;墙面以伸缩有序的直线,布置得凹凸有致,显示出层次感;一楼左右厢房之间,以八根四方形砖柱高高竖起,直至二楼屋檐,形成了一个50多平方米的八角形天井;砖柱的砌法与大屋正立面相同,内外呼应,使建筑带上洋气。而屋的背立面和左右山墙,却以石块垒砌,石块颜色斑驳,大小不一,形如“虎皮纹”;有几处屋顶的青瓦上,还覆盖着小石块,完全是洞头渔村普通民居“墙体披虎皮,瓦片压石头”的传统风格。更有意思的是雨漏,有鱼形,有虾状,活蹦乱跳地紧贴着檐口。这一些,又使人感受到浓浓的渔乡味。

  在洋气和渔味、陌生和亲切的交错中,大宅伴随主人,经历了80年的风风雨雨。如今,虽然当年三代同堂十余人共一锅灶的盛况不再,老屋依然兀自静立。“虎皮墙”不用说筋骨强健,就连正门的砖墙,也只有靠近地面的少许青砖表皮略有剥落。几株不知名小草,顽强地从屋顶砖缝中钻出来,在微微海风吹拂下摇摇晃晃,衬托出老宅的沧桑。

  绵延百年

  坎坷读书兴家路

  我和叶宅另一位第三代主人叶永康,埋头于《洞头县叶氏宗谱》之中,寻找这一支闽南移民家族迁徙的足迹。谱卷一页页打开,一幅“读书兴家”的家史画图,也在眼前渐次浮现。老宅如同说书人,叙说了一个绵延百年读书梦的故事。

  清代雍正年间,距今大约270年前,福建泉州同安县一支叶姓人家,拖家带口,艰难跋涉来到了洞头,结草为庐,打鱼为生。这一支叶氏的行第,按“其于我祖,世德高厚,唐宋元明,诗礼振古”排列,首迁洞头的是几个“祖”字辈。尽管日子过得拮据,他们仍不忘对子孙的教育,特地从老家延请私塾先生前来施教。经过100多年的繁衍,叶氏一脉子孙散居到了岛上几个村岙,有的仍然驾船打鱼,上过学识了字的,则开商行、鱼行,做起了生意。其中住在洞头自然村的“厚”字辈叶荣斋开始崭露头角。

  叶荣斋谱名厚连,在兄弟中排行老五。据族谱载,他“弱冠时负笈游学”,“后因家道中落辍学,仍营商业因而起家而称小康”。家境宽裕后,他深以少年时学业未竟为憾,秉承祖辈“读书兴家”的训示,“尝令子侄辈留学郡校以承其志”,他不但把自己的三个儿子都送入私塾读书,还资助几个家庭困难的子侄入学。他关心乡里,多行善事。1920年,岛上遭受大灾,他毅然“独出巨资轮米接济捐资”,而自家的住宅却尚未建造。乡人被他的善行所感动,玉环县知事奖以“救灾恤邻”的匾额。

  叶荣斋于1926年辞世时,把“读书兴家”的遗愿留给了三个儿子。26岁的大儿子唐德(号松龄)接过了鱼行,后因生意繁忙,老三唐亮(号修龄)辍学入行帮忙,让老二唐珍(号遐龄)安心读书。老大老三两兄弟合力,经过7年积累,终于建成了叶氏大宅,圆了父辈的兴家梦。

  在两个兄弟的支持下,老二唐珍得以继续学业。他毕业于浙江省立第十中学,又考入了南京东南大学预科。这在当时的洞头渔村,在叶氏同辈兄弟中,算是最高学历了。可惜他体弱多病,入东南大学不久,因病英年早逝。

  造福乡里

  曲折建校办学梦

  把“读书兴家”扩展到为乡里“建校办学”的,是老三唐亮。唐亮的常用名叫涵真,大屋建成后,他和大哥又经过10余年的努力,有了积蓄。1944年,叶氏族人筹资修建叶氏祠堂。叶涵真和大家商议,读书识字要有像样的学校,不能老是让自己的子侄和乡亲子女乘船过海到温州求学。于是,经族人赞同,把祠堂设计成礼堂样式,备做以后办学的大会堂,又在祠堂外围购买一些空地,以建造教室。当时,叶姓人困难户颇多,经费筹集不够,不足部分全部由叶涵真负责。不久,他与朋友外出到温州、香港开商行,在香港经商近三年,他就将积累的一亿元法币(当时值70两黄金),转经上海汇回家,要家里人购买材料,先把祠堂外的围墙砌起来,再建几间教室。那是1949年,国民党政权经济崩溃,物价飞涨,法币大幅度贬值,经过一个多月后拿到手的一亿法币,竟仅够买一块开采石料的山地!建校计划再次落空。直到洞头解放后,政府重视教育事业,但资金短缺,借用叶氏祠堂办学,祠堂一楼作学校礼堂兼教室,二楼作教师办公室和寝室。叶涵真兑现诺言,慷慨解囊,让朋友把他在香港商行的资金汇回来,捐出7400元,修建了四间教室和一间教师办公室,让更多渔村孩子圆了读书梦。

  回忆这些,叶涵真后人十分感慨:解放初的7400元,是一笔很大的数目,为了让更多人能上学读书,叶涵真慷慨捐出。而他自己却节衣缩食,吃的是番薯丝稀饭,穿的是中式便装、老布鞋。后来他被选为县工商联主委、市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缝制了一套卡其布中山装,也只在参加会议和社会活动时才穿。

  胸怀家国

  抛洒热血续新梦

  从叶氏大宅走出的“宋”字辈的大哥大姐,则把“读书兴家”的“家”扩大为“国家”,走上了革命道路。唐德的大女儿叶绿、唐珍的嗣子叶子嘉(谱名宋嘉),在当时的永嘉县立中学高中部读书,受同乡、中共党员陈竑(解放后曾任温州市总工会主席)的影响,参加了革命。1949年6月间,洞头尚未解放,叶子嘉、叶绿回到家乡,把一批进步教师和高年级学生组织起来,以“新生暑期联合补习班”(简称“暑联”)的名义为掩护,开展革命活动,陈竑为班主任,叶子嘉和另一革命教师彭允才任副班主任。他们学习《论人民民主专政》,练唱《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印发时局新闻快报,收集敌方活动情报,为迎接海岛解放作准备。当年8月,大批国民党溃兵窜到洞头,岛上白色恐怖加剧,“暑联”成员中叶绿等人撤回温州,加入了革命队伍,叶子嘉和彭允才不幸被捕,受尽酷刑,英勇牺牲,时叶子嘉年仅20岁。

  从1949年下半年之后,叶氏大屋就没平静过。它是“暑联”叶子嘉他们进行革命活动的场所;叶子嘉牺牲后,大屋被国民党溃军占据;洞头解放后,人民解放军在大屋驻扎过一段时间;以后成了人民公社、乡政府办公所在地。1981年后,叶氏后人搬回居住。

  如今,这一家族“元”字辈子弟,有不少人读了大学,在上海、温州工作;有的自办企业,住到了洞头县城。偌大一座老宅,叶永源一家住着。他培育了许多盆栽,浓绿的植物,为老宅增添了生机。

  在我与永源交谈时,他的孙女正坐在另一边,兴致勃勃地念着儿歌:“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小孩小孩快快上学去,别把鸭蛋抱回家。”她是“明”字辈的,上县城幼儿园的芽芽班。福建同安叶氏迁徙到洞头,到她已是第九代了,祖辈的读书梦,在新一代心中萌芽。

关键词:

编辑:钱飞琴

洞头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洞头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它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洞头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致电,联系电话:0577-6343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