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洞头网   ->   新闻中心   ->   温州新闻 -->正文
洞头网视
洞头图文
阅读排行
“浙江古建第一移”杨宅预计两个月后与市民见面
2012年08月16日 10:07:01来源:温州网–温州都市报
核心提示:

  修复一面墙,花了一个月

  温州网讯 百岁杨宅预计两个月后就能重新以其“旧容”与市民见面。日前,记者走进杨宅修缮工程现场,听业主和施工方详解如何恢复杨宅“原貌”。去年8月,杨宅完成“浙江古建第一移”。

  木工师傅修过六和塔

  杨宅原本位于鹿城区浦桥河畔西门莲花埭3号,建于民国时期,是一幢两厢江南院落式建筑。由于杨宅恰在广化路改建范围内,有关单位决定将其整体迁移保护。修缮工程的业主方为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施工方为浙江省临海市古建筑工程公司。

  古建筑修复几乎是一项“无钉”工程,建筑材料之间的连接,靠的是榫接;古建筑修复还是个“艺术活”,浮雕、透雕都要拿得出手……像这些传统工艺,现在会做的年轻人不多。在施工场地,有个现象挺有意思:工人年纪都有点大。施工方介绍,工地18名工人的平均年龄超过50岁,年纪最大的68岁,最小的44岁,其中,木工师傅的平均年龄接近60岁。

  陈师傅是台州临海人,今年60岁,在杨宅里主要做的是木料加工,将一根根杉木、松木,切割成板或者块,凿出凹槽,方便后续拼接。他在这一行做了40余年,到杨宅之前,他跟随公司在全国各地做工程,修复过最有名的古建筑是杭州六和塔。

  原材料原工艺修旧如旧

  施工方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进场施工前,由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专家到现场勘查,制订修缮方案,基本的原则是原材料、原工艺修复。“原材料原工艺修复”的意思就是说,原来可用的旧材料尽量用旧的,实在达不到使用要求,就采用和当时一样的材料和工艺予以恢复,目的是修旧如旧。

  如修复墙体所用的小青砖,一般的地方买不到,要由专人到瑞安一处砖窑定制;如杨宅的门,需要用到浮雕、透雕等工艺,负责这项工作的金师傅在雕刻前,先在三合板上绘制好图样,再把三合板压在杉木板上依葫芦画瓢雕刻图样,平均深度不超过6毫米,大约2天才能刻好一扇门的浮雕。

  今年4月份临海市古建筑工程公司进场施工,至今已基本完成墙体、屋面、梁架、楼板等主体结构部分的修缮,目前进入门窗等内部装饰装修阶段。

  施工方介绍,房内北侧一块外墙破损最为严重。修复的时候要成片替换小青砖,有些部分需要工人一块块抠出来,再把新的放进去。这面墙的修复,他们就花了一个多月时间。

  杨宅修缮还有一处关键点在正门那面墙。平移工程结束后,施工人员发现,由于年久失修、沉降等因素,这面墙已经不与地面呈90°的直角。“再这么继续让这堵墙倾斜下去,有一天会塌下来。”业主方介绍,他们已经就这个问题与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专家商量方案。下一步,他们正在考虑做一个墙体矫正的工作。记者 吕进科 实习生 陈纯 

  相关阅读:
 
“浙江古建第一移”完工 百岁杨宅五步位移成功
 
百岁杨宅“走”到新家
 
杨宅6个月走了百多米 “浙江古建第一移”到新家
 
650吨重的杨宅如何挪移
 
百年杨宅7小时走8米 此举为“浙江古建第一移”

关键词:

编辑:张汉珠

洞头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洞头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它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洞头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致电,联系电话:0577-6343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