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1日体育专电新华社记者王集旻
上海郊区某体育运动基地的会议室内,一名游泳运动员显得有些不耐烦了,已经去过洗手间两回,可她的用于兴奋剂检测的尿样依然不足量。虽然仅仅就差5毫升,但按照规定,她必须攒够A瓶和B瓶总共130毫升的尿样才能离开。
兴奋剂检查官王玲(化名)和颜悦色地向这位运动员讲述这5毫升尿液的意义,后者很快冷静了下来,继续等待。足足又过了半个多钟头,运动员终于再次酝酿出“感觉”,成功过关。
在整个取样过程中,类似于“5毫升”这样苛刻的规定随处可见,甚至有些看起来近乎死板的做法,检查官依然像机器人一样地执行。“只有对每一例检查都按规定和程序操作,并采取一视同仁的做法,才能保证兴奋剂检测工作的科学性和公平公正。同时,这样的做法也能起到教育运动员的作用,让他们认识到反兴奋剂工作的严肃性,从而帮助运动员培养反兴奋剂的意识和觉悟,”王玲说。
整个任务从当面通知运动员到检查留样结束,总共花了三个多小时,和王玲一同执行任务的另一位检查官王欣(化名)介绍说,这算是一帆风顺了,他所经历过的最漫长的等待有七个小时之久,而通宵达旦苦等尿样完成一次检查的任务在其他兴奋剂检查官的工作中也并不鲜见。
像王玲和王欣这样的兴奋剂检查官,目前国内获得认证的只有266人,这可能是中国从业人员最少的职业之一,但就是这266人,却承担了每年过万例的兴奋剂检测任务,正是他们并不厚重的肩膀,扛起了中国反兴奋剂事业的塔基。和检查官们聊起来的时候,他们从来不觉得自己的工作有多么神圣伟大,他们都清楚地知道,哪怕自己工作中的一个微小的错误,都有可能会让中国的反兴奋剂事业遭受损失,让20多年的努力和来之不易的反兴奋剂成果付诸东流。“兴奋剂检查官工作中的科技含量其实是比较次要的位置,最重要的就是认真负责的态度了,”去年获得优秀检查官称号的王玲如是评价自己的工作。
检查官的名号听起来很神气,也很神秘。但其实光环之下,有太多不为人知的艰辛。中国很多运动训练基地设在偏远山区,交通很不方便,舟车劳顿的辛苦自然是免不了。由于时间紧迫,吃不上饭睡不好觉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设在城市里的运动基地有时会发出吃请的邀请,检查官必须说不。此外,工作过程中还要善于观察,发现问题,尤其在处理表现异常涉嫌舞弊者时更要有些智慧,既要坚持规则和程序,又要避免发生矛盾,并时时刻刻注意人身安全。这两百来号检查官人马,如果问起来,每个人都是一肚子故事。
当日下午的这项任务里,取完尿样之后,王玲接着要为另一位运动员采血,血样采集之所以放在尿样采集之后,是因为血检样本运送有着更加严格的时间限制,即24小时之内必须送交千里之外的北京实验室完成检测。两位检查官完成这项任务之后,马不停蹄地赶往上海另一处体校,在那里,他们对同一批次任务共计6名运动员进行了血检和尿检。
全部任务结束之后,已经是晚上九点了。夜上海的繁华触手可及,不过爱美的王玲完全提不起兴趣,反兴奋剂检查官、血检官注定是城市的过客。她必须赶快休息,因为明天一大早就要赶最早的火车回京,只为千里京沪一日还。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这样的出差几乎每周都有,王玲说,她的老公已经开始抱怨了。
而同事王欣则终于可以睡上一个踏实觉。之前的晚上,他在苏州进行另一批次任务的检查,一直忙到凌晨三点,为了不至于睡过头贻误上海的任务,他彻夜未眠。在前后4天时间里,王欣共执行了10个批次多达20余名运动员的兴奋剂检查工作。
据国家体育总局反兴奋剂中心检查处副处长丛军介绍,目前中国的兴奋剂检查官全部都是兼职,他们当中有的在体育系统任职,有的是教师、医护人员、外企工作人员,甚至还有私营老板。面对如此繁重的工作,微薄的补贴不可能是他们追求的目标,激励他们的是对纯洁体育的向往,以及对反兴奋剂事业的热爱。
丛军说,检查官的招聘与培训非常严格,并且还要通过实习期的考验,上岗后每年都有相关的考核与培训。此外,犯严重错误的检查官也将立即被解聘,这样的淘汰制度有利于保证检查官队伍的质量。丛军反复强调,反兴奋剂工作是一项非常严谨的事业,相对于业务水平,检查官的人品更为重要。
“除了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对兴奋剂检查官有更高的要求。在检查工作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检查官在一些大是大非的关键时刻必须能够抗拒诱惑,保持清醒的头脑并做出正确的选择,”丛军说。
反兴奋剂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一项同人打交道的工作。除了少数场合要和运动员、教练员等进行“斗智斗勇”之外,检查官们还要在工作过程中化解运动员和辅助人员的负面情绪,让他们如沐春风。王欣也是去年的优秀检查官,但他并不喜欢“兴奋剂检查官”的头衔,他更愿意用“兴奋剂检查工作者”来描述自己。“其实我们就是为运动员来服务的,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运动员放松下来,只有微笑服务才能让队员接受我们。”
尽管反兴奋剂中心有规定,检查官不可以同受检对象有私下的交情,但只言片语的交流也让检查官们成为体校和运动基地的熟客。对于此,王欣有着清醒的认识。和气浮于面,锐气藏于心,这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说,“不出错”是干这份工作的基本要求,对于自己,他提出了更高的标准,那就是既要让运动员感受到人性化的服务,也要让他们感受到反兴奋剂的严肃和严谨。
检查官们大多性格开朗,善于沟通。正是他们辛勤的、富于技巧的工作,一点一滴地改变着反兴奋剂事业原本冷冰冰的面孔。检查官们普遍反映,运动员和教练员对于兴奋剂检查工作正变得越来越理解和配合。
“我们非常理解兴奋剂检查官的工作,这也是为了创造公平公正的竞赛环境嘛。我们的队员刻苦训练,不希望在赛场上输给那些走‘歪门邪道’的人。对于我们的队员,兴奋剂检查是必经一课,这可以帮助他们、尤其是小队员提高对反兴奋剂的认识,”一位陪同检查的游泳教练说。
关键词:
编辑:张汉珠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洞头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它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洞头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致电,联系电话:0577-6343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