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洞头网   ->   人文洞头   ->   乡土风情 -->正文
洞头网视
洞头图文
阅读排行
悠远厚重 璀璨晶莹
2010年09月15日 10:56:00来源:
核心提示:

  邱国鹰
  
(一)
  洞头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悠远厚重,项目多样,内容丰富,这是由她所处的独特海洋区位和文化特色决定的。
  洞头县地处温州瓯江口外,濒临东海,由168个岛屿、259个礁石组成。县域总面积892.3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100.3平方公里。(近年围涂造地,陆域面积陆续有所增加)总人口12.6万人,分布在14个住人岛上。
   洞头列岛由于约7000年前的一次海侵,与大陆分离。大自然的的鬼斧神工,使得洞头的岛礁崖石千姿百态,风光殊异。加之洞头属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四季分明,平均气温17.8℃,年平均降雨量1215.6毫米,常年无霜期在350天以上,植被繁茂,空气清新。“岛奇,礁美,滩佳,鱼鲜,生态优”,非常适合居住及旅游休闲。
  洞头兼具河、海之利,海洋经济特色显著。洞头的岛岸多天然港湾和滩涂,海岸线长331公里;所在的洞头洋,总面积4810平方公里,是浙江第二大渔场,常年可捕的鱼虾类多达300余种。每逢渔汛,洞头渔场曾云集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的渔船,生产、生活的交流十分频繁。改革开放之前,海洋渔业是洞头经济的主要支柱,全县主要劳力一半以上从事渔业生产。近些年,即使渔业资源日趋衰减,但远洋捕捞、近海养殖、水产品加工等,在全县的经济发展中仍具重要地位。因此,岛上人们的生产、生活,无不与大海息息相关。
  洞头是闽南文化和东瓯文化的交融地。早在4000年前,洞头列岛就有人类活动,晋时开始有移民。明清两代朝廷实行“海禁”,岛民大多被外迁,至清雍正年间才又大规模开发。现在各岛居民的先辈,分别来自闽南及温州周边地区,所操语言分别为闽南语和温州方言。长期以来,两种方言的移民友好相处,合力垦拓,既保存了各自祖籍地特有的民情风俗,又吸收对方文化的精华,使得洞头的海洋民俗文化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特色。
  (二)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洞头单独建县以后,县委县府就十分重视海岛文化工作,曾连续举办多届全县性的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发掘出了《贝壳舞》、《龙头龙尾》等优秀作品,在省市获奖并晋京献演。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洞头的文化事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文物的发现和保护,海洋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渔村群众文艺活动的开展和普及等,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尤其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进行的民间文艺十套集成工作中,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的采录整理成果斐然,海洋动物故事专集获得国家级奖项。
  2004年至2008年,根据国务院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系列文件精神,洞头县相继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2008年2月至10月进行的“非遗”普查,从县到各乡镇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目标,出台了工作方案和细则,建立了普查队伍,遵循“全面性、代表性、真实性”的普查工作指导原则,在全县广泛开展普查。普查工作实现了全县93个村居百分之百的覆盖,收集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9581条,筛选有效线索7441条,整理调查项目579个,采纳确定的项目471个。至此,全县先后公布了两批非遗代表名录共58个,其中列入省级非遗名录的9个,(其中有3个申报国家级“非遗”)列入温州市非遗名录21个。
  (三)
  列入洞头县第一、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共有58个,其中,民间文学类5个,民间音乐类5个,民间舞蹈类5个、民间美术类10个,民间手工技艺类12个、传统医药类2个,民俗类29个。
  民间文学类中,《洞头海洋动物故事》、《洞头海岛气象俗语》、《洞头海岛歌谣》列为温州市第二批“非遗”名录。其中最具洞头海岛特色的,当推《洞头海洋动物故事》。这类故事以海洋动物为主角,以动物的拟人化、动物之间关系的社会化为特点,带有浓厚的幻想成分,是洞头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的集体性创作,一直以口耳相传的方式,在各岛广泛流传。从1979年5月到1987年10月,经广泛发动深入搜集,洞头县共采录整理海洋动物故事80余篇,数量居全国之冠,引起民间文学界的高度关注,被誉为“为我国民间故事开辟新的领域,令读者耳目一新”,收入这类故事的专集《东海鱼类故事》获得了全国首届(1979-1982年)民间文学作品二等奖。2008年“非遗”普查中,再一次对这类故事进行核对,对一部分传承人、传承脉络进行梳理,《洞头海洋动物故事集》也已于2009年5月正式出版。《洞头海洋动物故事》被列为浙江省第三批“非遗”名录的项目,并申报全国“非遗”。洞头海岛气象俗语,是洞头渔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对自然规律不断摸索总结的智慧结晶,对当时渔民指导生产、应对突变、战胜灾害有过积极的作用。时至今日,尽管地球环境、气候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少气候俗语仍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民间音乐类,《龙头龙尾》、《洞头道教音乐》被列为省“非遗”名录,《洞头脚擂鼓》被列为市“非遗”名录。《龙头龙尾》是在洞头长期流传、为群众所喜爱的优秀民间吹打乐曲,曾于1957年2月获浙江省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一等演出奖,同年3月赴京参加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广受好评,被灌制成唱片。该乐曲以民间舞龙为情节,连缀《水波浪》、《龙头》、《龙尾》、《状元游》四个曲牌,高昂舒畅,热情奔放,艺术地展现了渔区劳动群众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和祈盼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演奏中大鼓的“足擂法”和钹的“飞旋法”尤为人们所称道。洞头道教音乐于100多年前从福建泉州引入,先是运用在布袋戏南昆调的伴奏上,后为道士班所用,用于红白喜事的“做敬”(拜神敬佛仪式)或“做功德”(祭度鬼灵仪式)等道场。其演奏特色鲜明:合奏协调和谐,套路严谨肃穆,原生态韵味浓郁。《洞头脚擂鼓》是本次“非遗”普查的成果,源于洞头道教乐队器乐演奏中的大鼓击打法,以右脚在鼓面上压擂磨点等动作,抑控鼓音,调节鼓声的强弱、高低、缓急,使演奏更完美地表现原生态情趣。
  民间舞蹈类中,《贝壳舞》已列入省“非遗”名录,《鱼灯舞》、《海蜇舞》被列入市“非遗”名录。《贝壳舞》和《鱼灯舞》原来都是“迎火鼎”等迎神踩街队伍的组成部分,在洞头有300余年历史,以后逐步独立出来,成为可单独表演、有一定程式的群众性舞蹈,其中《贝壳舞》还被赋予特定的情节,表现了弱小者团结起来战胜强暴的积极主题,受到舞蹈界的重视。在省市会演获奖后,于1959年7月赴京参加汇报演出,好评如潮,认为是民间舞蹈发掘、改编的成功例子。《海蜇舞》发掘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表现的是:海蜇旺发季节,渔民与海蜇同欢共舞的情景,显示了人和大自然的和谐相处。
  民间美术类中的《贝雕》已列入省“非遗”名录,民间手工技艺类的《鱼生加工技艺》和传统医药类的《海鲜药膳》也为市“非遗”名录。这些来之海洋的精品及技艺,经过数百年的传承,已成为洞头渔区人民群众创造力的象征,充分展示了渔区人民的智慧。
  民俗类中,被列入省“非遗”名录的有:《妈祖信俗》、《陈十四信俗》、《洞头七夕成人节》、《东岙普度节》,其中的《妈祖信俗》和《洞头七夕成人节》申报国家级名录;列入市“非遗”名录的有《迎头鬃》、  《正月初九“拜天公”》等。洞头的“七夕”成人节,是全国各地“七夕节”中内容最丰富、特色最鲜明的习俗,她集情人节、乞巧节、感恩节、少儿节、成人节于一体,以请“七星亭”、制“巧人儿饼”为载体,以祭拜七星夫人和十六岁孩子举行成人仪式为重要内容。流传有序,分布广泛,程式完整,影响深远。目前已被县文化、旅游部门和东屏镇设为民俗文化节,让渔区群众和各地游客共享。东岙普度节已有近200年的历史,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廿四举行,以超度海难者及孤魂野鬼的灵魂,求得渔村渔船平安为目的,除了放水灯、化火兽、放沿口、布施等程式外,还专设为海上遇难的无名氏超度的内容——“牵钻”,为全国仅有。陈十四即陈靖姑,是浙江、福建、台湾等地民间信奉的护佑妇女儿童的女神,其信俗流传时间久远、区域广泛。洞头全县有以太阴为名号祭祀陈十四的庙宇20余座,每年农历正月十四陈十四诞辰日,举办祭拜活动。建于1602年的洞头霓屿岛太阴宫,有逢60年举办一次“陈十四娘娘出巡”的传统活动,每届连续3年。出巡时间一般从农历正月十五开始,出巡队伍的人数多时达300余人,出巡路线为浙南一带,除了温州所辖的县(区),还远到青田、丽水等地。所到之处,信徒张灯结彩,列队相迎,争献供品,祭拜许愿,场面十分壮观。
  (四)
   综观洞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便能深切地感受到,这些项目,独具浓郁的海洋风味,兼容闽南和东瓯文化特色,铭刻时代前进的印记。
   洞头“非遗”名录独具浓郁的海洋风味。洞头现住民的先辈之所以迁居到原本荒芜偏僻的洞头列岛,主要原因之一是看中这里丰饶的海洋资源,能够改变他们窘迫的生计。几百年的生息繁衍,他们在对海洋的探索、适应、驾驭中付出了沉重代价,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非遗名录中的许多项目,无论是渔船、网具的制作工艺、还是渔产品的加工技术,抑或是迎头鬃、船眼睛习俗的形成,以及妈祖、杨府爷的信俗,直到节日娱乐的音乐、舞蹈、民间故事等等,无不与海洋相关,无不渗透着先辈们艰辛累积的与海洋和谐相处的生存智慧。这些渔家祖辈用生命换取以心血凝结的经验,是海洋文化的精华,是留给后人受用无穷的珍贵财富。
  洞头“非遗”名录兼容闽南和东瓯文化特色。长期以来,洞头诸岛闽南语和温州话两种不同语言的住民,既友好相处,相互融合,又保持了各自原住地的风俗。同是马灯习俗,操闽南语的小朴村民,从福建永春县迁移来时,把当地建白马寺、走马灯的习俗带过来,一年三次的走马灯有其特定的寓意。而讲温州方言的三盘阜埠岙村,马灯活动是配合“杨府爷”迎奉巡游的,宫廷人物的服饰装扮,唱舞结合的表演形式,别具一格。鱼灯迎舞习俗也是同样,操闽南语住民扎的是仿真型鱼灯,操温州方言住民扎的是神幻型鱼灯;两者的舞阵也各不相同。其他如人生礼仪、岁时节令的习俗也有很大差异,各有特色。两种不同方言不同习俗的存在和展示,使洞头非遗项目显得更为丰富多彩。
  洞头“非遗”名录铭刻时代前进的印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民群众世代传承的传统文化,在长期的传承中,不断融入了时代精神而产生变异,这是一个扬弃的过程。洞头的杨府爷信俗,从南宋时洞头大门岛上兵寨的保护神,逐步演化成洞头列岛渔民信奉的海神;骑下的高头大马,变成刀剑土炮装备的神船。经过近千年的社会变迁,使得这一信俗成为洞头岛独有的海神崇拜。又如渔船“迎头鬃”,从100多年前渔行主为刺激渔民多打鱼并防止海货外卖所采取的办法,到成为当代表彰先进促进渔业生产发展的举措,赋予了新时代的内涵。水灯放流的习俗更是典型,从过去年代农历七月末驱赶孤魂野鬼,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祈祝海蜇丰收,直到当代改为元宵灯会中赏心悦目的灯彩,展现了渔区社会文明发展的轨迹,见证了海岛社会的进步。认真探索深入研究洞头“非遗”传承名录,找出其规律,使洞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加积极的保护,更加合理的开发,更加有效的利用,为“海上崛起”服务,很有必要,很有文章可做。

关键词:

编辑:张汉珠

洞头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洞头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它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洞头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致电,联系电话:0577-63430005